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齐家国教授在经院发表学术演讲
发文时间:2012-11-19

  11月1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全球气候变化进展与社会科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观测中心主任齐家国教授座谈会”在经济学院明德主楼734会议室举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全球变化与地球观测中心主任齐家国教授作了题为“Advances in Global Change Research:Developing Sustainable Water Management Framework under Changing Climate”的专题报告。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志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主任郑新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王汶副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管理室贾华强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区域经济室主任徐平华教授、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岩教授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刘丹萍教授等专家学者,及中国人民大学的多名研究生参加座谈。

  齐家国教授首先报告了当代全球变化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新动向,指出国际主流研究向着多学科、交叉学科、国际合作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从原先的以自然科学为主转向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科学协同,强调系统性与科学性,。而在指导方针上,齐家国教授多次强调了ICSU(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提出的“local solutions to global problems”的理念。

  齐家国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遵循的研究框架“风险——影响——脆弱性——适应”,并以他所领导的全球变化与地球观测中心的研究项目进行了说明。同时齐家国教授也希望与会的专家能够参与到中心的全球项目中,互相沟通学习,共同为人类的福祉努力。

  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杨志教授认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复杂问题,一定要有系统性思维。她还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上我国应把关注点主要放在如何提高能效、降低能耗,转变发展方式上,以人为本,少一点政治,多一点经济,多一点政策,多一点人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主任郑新业教授以比喻的方式,用存量和流量的概念生动地说明了当前在国际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的必要性。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教授指出我国当前研究还欠缺系统的科学精神,多从宏观入手,而基础研究相对缺乏,特别表达了希望借用齐家国教授的方法,努力改进我国统计体系。此外,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管理室贾华强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区域经济室主任徐平华教授以及内蒙古大学经管学院王岩教授等与会专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会后,齐家国教授赞扬了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的工作,并表达了今后共同研究全球变化的合作意向。

主讲人简介:
  齐家国,1993年获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全球变化与地球观测中心主任。担任NASA亚洲季风区综合研究项目科学家。现主持多项科研项目,他目前的研究试图综合利用生物物理学、社会过程和地理空间技术理解土地、人类和气候系统的耦合;尝试综合环境和社会科学方法探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对土地退化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对东非人类系统的影响。担任NASA、NSF、USDA等美国政府机构的项目评审员,同时也为众多国际期刊审稿。主持并完成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场。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Water Research Resource》等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他领导的密歇根州立大学全球变化中心正与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进行着紧密的合作。

(编辑:王宝奎;核稿: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