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教授受邀在国家节能中心成立五周年会议上作主题报告
发文时间:2014-12-05

     11月14日,国家节能中心在京组织召开推动节能事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常务副校长、经济学院张宇院长、郑新业副院长、魏楚副教授等人应邀参加会议。

    在专家研讨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郑新业教授就“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若干问题研究交流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郑新业教授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必要性、能源消费总量额度设定、国际国内相关实践经验、总量控制的研究视角、实现总量控制关键问题、有效途径和可能做法以及重大能耗工程和项目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郑新业教授指出,近年来低碳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增速也没有明显的变慢迹象。加之国内资源的储量降低和开采的难度不断增大,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持续上涨。同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量中始终占比70%左右,能源消费结构固化。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得在开采、使用煤炭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面临着国际减排、能源安全、能源转型和环境污染的四重压力。

    其次,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控制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对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并无多大意义,因此只有总量控制或煤炭控制比较有效。对于煤炭控制和总能耗控制两方面,从效率上讲,总量控制比煤炭控制更加有效。总量控制地区覆盖面广,成本共摊,更为公平,政策工具更多、政策组合更多。

    随后,郑新业教授以“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分配”为例,探讨了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基于公平和效率原则提出的多个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点和缺陷,以及可借鉴的做法。并且提出,应借鉴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成功经验,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上实现占补平衡。同时,还总结了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关于降低能源强度的实践经验。

    最后,郑新业教授还从节能决策的微观主体出发,分析节能的成本和收益,阐述了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分解的方法学构建与实施途径,并根据情景模拟给出了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和政策建议。

(编辑:陆美贺;核稿:王宝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