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举办《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
发文时间:2017-09-22

   2017年9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协办的《中国工业经济》2017·夏季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大厦C800会议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的研讨主题为“区域发展与城市化”。

  本次论坛共吸引了来自90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政事业单位的230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体现出本次论坛的前沿性、专业性和高端性。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新业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仍困难重重——四大板块经济阶段的断层、制造业的低端化、产能过剩和服务业发展不足。“十三五”期间,应该继续抓紧三大战略的推进工作,优化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希望本次论坛能够立足国情、把握前沿,深入讨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为即将召开的十九大提供优秀的政策建议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主编黄群慧研究员致欢迎辞。他简单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的办刊理念和主要栏目,分析了现在学界学术论文产能过剩的现状。他指出,四季论坛的举办正是为了推进产业经济研究成果的高端化,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主编黄群慧研究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区域发展和城市化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研究领域,因此期望听到来自不同学科的声音,也感谢《中国工业经济》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刚教授致欢迎辞。他认为,我国经济转折点在2012年,在这之后区域经济增长出现分化,东部地区的创新经济已逐步成为区域经济支撑力,因此希望本次论坛能针对这一趋势,进行解读和判断。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刚教授

  主论坛的第二单元由《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张其仔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安虎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研究员分别就相关议题做了报告。

《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张其仔研究员

  孙久文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我国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趋势研判”。他从中国区域空间的演化特征、区域空间优化机制与空间困境、构建均衡协调的区域空间新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从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由增长极转向城市群和经济带的趋势)、区域增长动力(东部为创新拉动,中西部为投资拉动)和集聚的双面性(外部经济与单一结构并存)归纳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机制——制度变革、集聚经济和结构优化。然后,从空间政策“泛化”谈空间制度变革的困境——缺乏公平统一的制度双色机。最后,他提出要构建区域化、多极化与带状联通的空间关系,形成总体分散与分类聚集的空间格局、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空间产业体系、一体化与绿色发展的空间形态,及实施缩小发展差距和空间差异的区域政策的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

  安虎森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再论东北经济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有为政府的市场创造”。他基于2014年调研见闻,提出如下命题:资源型经济在中国转型成功,其原因在于有为政府开辟市场,从而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他以重庆和成都为成功案例,总结出四大经验:其一,以改革促内陆开放,开拓国内外市场;其二,通过加工贸易模式的创新,推动内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其三,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四,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统筹。这些措施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都成功的助推了该国的工业化进程。最后,他针对东北振兴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第一,留住和吸引人才,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二,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轴,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技术创新领域和以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投资;第三,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具有区位选择性,避免全面铺开。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安虎森教授

  陈耀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向西开放与西部再开发”。他通过对比四大板块的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西向开放将为西部带来第三次开发浪潮。他认为,东西部双向开放将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这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内生性开发,表现为“三个增强”——外向经济拉动力增强、产业承接能力增强和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研究员

  主论坛的第三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潘文卿教授分别就相关议题做了报告。

  贺灿飞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国区域产业动态演化研究”。他介绍了最新研究成果:演化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区域产业演化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通过分析1998-2008年的中国产业重构数据他发现,沿海地区的新产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内陆地区边缘节点的产业发展存在路径突破,从而找出我国区域产业演化三大驱动力——内生技术关联、外部联系和制度力量。接着,他从企业层面和政策层面解释其原因: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性强,并且易受进口影响;政策制定遵循本地优势和产业基础,但政策改善依赖于外贸打来的新知识。因此,规律表现为发达地区的城市主要依托技术关联发挥作用,政府提供辅助性支持;对于后进地区,要利用外部联系和政府干预创造产业演化新路径,摆脱“弱者横弱”的困境。未来研究方向将是行为主体间的权利关系问题,内生、外生区域制度与企业惯例协同演化问题,行为主体与区域环境互动问题,不同地理尺度下的资源、资本、知识与制度的互动关系问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

  潘文卿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国区域的国内价值链:关联特征与变动趋势”。他认为,构建国内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的价值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国内产业整合升级的动力。他构建了区域间的投入产出平衡式,以1997-2012年中国8个区域的主要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跨区域的产业链。他得出如下结论:各区域资源优势不同、发展差异大,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的开展;中国内陆地区(尤其中部和西北)与其他地区的中间产品关联和增加值关联更大一些,其“微笑曲线”效应更显著。因此,他提出要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打破区域间市场壁垒,促进要素进一步流动。这样有助于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潘文卿教授

  上午主会场的报告精彩纷呈,在座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受益匪浅。下午,在明德主楼的会议室、教室里举行了7场高质量论文研讨会。其中分论坛1-6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7是博士生论坛。

  分会场1的主题是“环境问题和区域差距”,大家就环境规制、城市化、区域经济差距等问题做了论文展示,点评人从论文的选题立意、行文逻辑、实证过程、主要结论进行点评。主持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英明教授表示,城镇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影响机制,始终是区域经济学界探讨的主题。另外,集聚的空间尺度、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也仍值得深入研究,希望大家在研究过程中细化深化,将机制说清。

分会场一 南开大学郭琦助理研究员

   分会场2的主题是“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大家就高铁建设、产业集聚、房价等问题了论文展示,点评人从论文的选题立意、行文逻辑、实证过程、主要结论进行点评。主持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覃成林教授对本分论坛的报告水平予以了高度肯定,强调青年学者对重要问题的识别、方法的运用上多花时间钻研,并提出在技术研究过程中,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水平——选题上应有理性的认识,做研究的时候应将事实与研究结论进行比对:结论是否符合事实?某种假设是否有可靠的事实根据?政策的主张放到现实生活中来看是否合理可行?

分会场二 中国人民大学余华义副教授

   分会场3的主题是“城市理论与城市发展”,大家就城市规模、行政调整、城镇化等问题了论文展示,点评人从论文的选题立意、行文逻辑、实证过程、主要结论进行点评。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姚永玲教授认为,城市始终是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载体,城市研究已经从传统的首位度、规模,延伸到城市扩张、撤县并区、夜间灯光数据等,研究视角和工具都呈现多样化趋势。她肯定了分论坛报告的研究水平,对未来城市研究的新成果抱有很大期望。

分会场三 全体

   分会场4的主题是“创新发展和区域政策”,大家就创新园区、知识溢出、区域合作等问题了论文展示,点评人从论文的选题立意、行文逻辑、实证过程、主要结论进行点评。主持人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戴翔教授认为,本次分论坛在文章的逻辑严密性、技术分析能力以及数据的新颖性上均体现了较高的水平,并谈了做研究的一些心得——细致的理论梳理、创新的逻辑思路、恰当的数据实证。

分会场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邓慧慧教授

   分会场5的主题是“政府行为和空间集聚”,大家就地方财政、公共服务、制造业集聚等问题了论文展示,点评人从论文的选题立意、行文逻辑、实证过程、主要结论进行点评。主持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灿飞教授认为,研究过程需要首先厘清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根源,这样才能在实证过程找准变量,不会出现遗漏。他也肯定了青年学者在研究问题时具有新视觉新思路的优势,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将自己的思想转化成学术成果。


分会场五 中山大学梁平汉教授

   分会场6的主题是“城市转型和经济增长”,大家就服务业发展、城市移民、城市转型等问题了论文展示,点评人从论文的选题立意、行文逻辑、实证过程、主要结论进行点评。主持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胡汉辉教授总结,本次论坛的报告具有理论视角新、数据充实、结论符合实施的特点,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未来,我国城市的发展仍需要城市创新和转型,因此希望大家能抓住这一前沿,做出更深更新的研究。

分会场六 济南大学周靖祥教授

   分会场7的博士专场,大家就城市扩张、土地财政、市场分割、边界效应、诸侯经济等问题了论文展示,点评人从论文的选题立意、行文逻辑、实证过程、主要结论进行点评。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孙久文教授对本次博士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且提出要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判断和理论问题的现实应用,二者结合才能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


分会场七 中国人民大学邓仲良博士

   分会场结束后,各位专家、学者齐聚明德主楼728会议室,举行闭幕式。闭幕式由《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王燕梅研究员主持。《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张其仔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教授作了总结。

   张其仔研究员再次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的选稿标准、审稿流程,并且表达了对优秀稿件的热忱期盼。孙久文教授宣布本次论坛顺利闭幕,并向在座的嘉宾再次发出参会邀请——12月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国际区域科学协会的中国研讨会。

(撰稿:夏添,录音整理: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