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走进经济学实验班”系列讲座
发文时间:2006-11-28

——卫兴华教授专讲

(上传时间:2006/06/14) 

  卫兴华教授是政治经济学界的著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元老之一。卫老虽然已年逾八旬,但是仍坚持亲自教育经济学院中的新生力量。 2006年6月11日为经济学实验班的同学做了一次有关学风的讲座。席间卫老教导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在座的同学无不收益匪浅。同时据实验班项目主任陈彦斌老师介绍,该讲座以后还会邀请更多的著名学者来,使之成为一个系列讲座。

  经济学实验班是经济学院设置的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是被学院给予厚望的教学改革成果。其举办的“大师走进经济学实验班”系列讲座,就是为学院为进一步培养经济学实验的人才高素质而举办的活动。

撰稿人 牛睿

以下报道转载于经院通信

“大师走进经济学实验班”系列讲座

卫兴华教授谈做学问

20066月11日,政治经济学的泰斗、经济学院的元老之一——卫兴华教授来到3205教室,为经济学实验班的同学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并教导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不唯众”。能有机会和仰慕已久的经济学大家面对面,三届实验班的同学都觉得是莫大的荣幸。

卫老教授首先援引了政治经济学教育中的几个例子,告诉大家:“要尊重权威,但不要迷信权威。”很多对马克思著作理解的谬误就是因为学术跟风流传了几十年。除此以外,做学问还应注重创新,要逐渐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观点。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并且要有牺牲精神。如果没有人勇于追求真理,人类文明就永远不可能进步。

卫老教授要求大家在做学问的过程中要注重查证核实、追根溯源,掌握统计资料、学术资料。他举了个例子,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说是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是积极的改革派,而陈云是保守派反对搞市场经济;然而其实只要经过查证: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陈云和李先念就已经提出了实施市场经济的构想。不去掌握真实资料,单凭主观臆断,这对做学问的人来说是特别危险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应注意保存资料原始性的重要性。邓小平生前曾说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但当《邓小平年谱》出版的时候编辑者特地将这部分删除,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应该。

卫老教授虽然已年逾八旬,但依然每天笔耕不辍。他订的报纸整整有一沓。他告诉同学们学经济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应该通过各种媒体随时关注时政、留心时下经济学界的争论。例如目前最热的关于“效率和公平”的争论。过去提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随着社会矛盾的突出,如农民工、民工荒问题的出现,“公平”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注意(这里的“公平”和“平均主义”不同)。分配不公平极易导致无效率。卫老师认为,只有将效率和公平有机的结合起来,解决矛盾才能真正的达到社会的和谐。

卫老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发人深省,让在座的每位同学收获颇丰。接下来的环节同学们还通过提问的方式得到了卫老教授耐心的辅导,解决了一些学术上的疑惑,豁然开朗。最后卫教授还对实验班的全体同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学好西方经济学,严格要求、严密论证、严谨学风。做学问应该有‘板凳应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他还送给我们十六个字“弘扬马列,锐意求新,借鉴西学,体察国情”。

讲座虽然时间不长,但卫老师做学问的态度,留给了大家许多的启发和帮助。讲座结束以后,实验班的同学纷纷表示,自己会不负老教授的期望,扎实做好学问,做好“做学问的学问”。

庄彦 艾宜整理

卫老教授精神矍铄(摄影:张家瑞)

(编辑:牛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