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87周年校庆学术周系列活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学术报告会顺利举办
发文时间:2024-09-25

中国人民大学87周年校庆学术周系列活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学术报告会顺利举办

以学术报告促进交流,以思想碰撞激发创新,9月25日,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87周年校庆学术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学术报告会在明德主楼728举办。

上午,作为学校系列活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专题学术活动”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理论创新进展报告会,邀请到经济学院教授李三希、孙浦阳、苗彬、范欣及经济学院讲师游五岳做学术报告,由经济学院教授、崇实书院副院长范志勇主持。

李三希的报告题目为“在边际理论创新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从现有经济理论框架出发,探讨已有经济规律的适用性,引出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为了应对数字时代带来的根本性变革,经济理论创新将主要产生在对组织方式变革、生产要素变革、信息传播方式变革、决策变革、AI带来的自动化变革、大数据带来的变革这六个方面的研究中。数字经济领域亟待推动经济理论的边际创新,积极寻找新材料、探索新问题,提炼典型事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知识体系。

孙浦阳的报告题目为“制度型开放与中国经济”。他介绍了对外开放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八大阶段以“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为主,到当前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开放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的发展历程。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研究核心曾聚焦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对外投资的开放,而针对制度型开放的研究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当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开放促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开放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引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以开放促创新的必然要求。他分享了个人针对制度型开放中规则、规则、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苗彬的报告题目为“教育实地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依托学院在实验基地与中等学校建立的长期联系,目前正在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开展对新高考改革当中学生选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高考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新高考的“6选3”或者“7选3”模式涉及的科目选择,影响学生大学录取、专业填报、以及未来就业方向等。研究发现学生选科行为受信念、偏好、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他主要分享了针对信念这一因素影响科目选择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机制分析过程,阐述了研究中的随机干预方法,并解读了研究发现的过度自信的现象。

范欣的报告题目为“深化供求关系认识,推进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创新”。首先,他阐述了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逻辑,其源起是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西方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可以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在实践中推陈出新。接下来他分析了中国特色宏观经济管理的演进历程,“从无到有”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以总供求平衡为特征,“从有到优”的宏观调控以需求侧管理为立足点,“从优到精”的宏观经济治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最后他探讨了新发展阶段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的可行路径,应牢牢把握“五大坚持”基本原则,在供需协同发力中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

游五岳的报告题目为“比较视野下对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再认识”。她首先回顾了关于土地改革作用的经典论述,提炼出现有的政治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视角下有关土地改革作用的文献逻辑。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解释不同国家不同的土地改革方式、土地改革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等新的问题,由此介绍了两篇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一是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土地改革推进与党组织政治选拔的关系。二是实证分析了土地改革如何改变企业家才能配置,从而影响经济结构的转型。

报告会现场,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与报告人做沟通交流。

下午,作为学校系列活动“青年学术报告会”的中国经济学理论青年论坛,邀请到经济学院讲师干天琪、蒋雅婷、郭镠溢、胡乃元做学术交流,由经济学院教授李三希主持。

干天琪以“家长对孩子学习能力的认知如何影响其教育投入”为题介绍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家长普遍存在对孩子未来成绩的过度自信,以及对大学录取难度的低估,这些认知偏差导致家长的教育投入处于次优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实验,通过提供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成绩信息和目标院校的年级排名要求,干预家长的认知偏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可以有效矫正家长的认知偏差,优化其教育投入决策,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研究结论对于教育政策制定者具有启示意义。

蒋雅婷的研究以“税收政策、营销费用与年轻企业成长”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营销投入和成长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税收优惠政策与积极的营销费用投入是推动年轻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税收减免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有效激励企业在营销和创新活动中的投资。增加的营销费用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从而助力企业在全生命周期上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使用的准实验方法和结构化模型是研究因果关系的重要工具。反事实分析模拟了税收政策的长期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长远视角。研究结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建议,也为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指导。

郭镠溢介绍了他开展的“微观计量经济学中的实证拍卖研究”。他首先介绍了拍卖市场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包括艺术品、政府竞标、债券发售和土地出售等领域,之后详细阐述了拍卖理论的核心,即不同拍卖形式下的均衡出价策略,并分享了他在低价格拍卖中识别共谋行为和推断竞标者信息的研究成果。研究构建了一个静态模型,用于在未知共谋机制下识别共谋者,并推断竞标者的价值分布。此外,研究还讨论了拍卖环境的复杂性,包括竞标者的抑制性、不可观测因素和风险偏好等。该研究为设计最优拍卖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方法。

胡乃元老师以“教育移民与空间不平等”为题,探讨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导致的迁移现象。寻求教育资源引起的迁移,涉及对背景、成本和未来机会的考量。研究团队通过建立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教育资源分布对空间不平等的影响,发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加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研究还探讨了2005至2015年间高校扩张对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发现教育资源的增加并未显著提升经济水平。该研究为理解教育分布如何塑造地区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次学术报告会借校庆87周年契机,既为教师之间搭建了研究交流的平台,也为学生打造了接触科研课题、增长学术经验的空间。本次报告会汇集了一批对学科研究前沿主题和技术方法的讨论,是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框架下开展学术探索的一次有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