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成为以汉族为主的国家?地理因素、政治整合与民族认同
发文时间:2019-06-10

经济学院青年学者论坛

[题目]为何中国成为以汉族为主的国家?地理因素、政治整合与民族认同

[主讲人]李  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主持人]陆方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时间]2019年6月14日10:00-11:30

[地点]明德主楼734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资料构建唯一县级微观数据库,采用计量实证方法从地理环境与政治整合两个方面对中国当前汉族空间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试图就Diamond(1997)提出的“中国如何成为以汉族为主的国家”这一问题给出回答。研究发现:以农耕适宜度衡量的地理环境指标和以各地区设立郡县时间所衡量的政治整合指标均对当前汉族空间地理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但与地理环境相比,政治整合对汉族空间地理分布的影响更加重要,特别是政治整合可以通过水利、教育等公共物品的提供有效缓解因地理环境对汉族空间地理分布形成的消极约束。本文不仅为理解当前汉族空间地理分布提供了解释,同时也对现有民族多样性起源的地理假说与政治整合假说提供了实证证据。

[主讲人简介]李楠,2011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经济系教授。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长期经济增长与发展、历史经济分析、历史计量方法与应用、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品拍卖等。先后在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经济研究》、《历史研究》、《经济学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开设 "历史计量学:方法与应用"、"史料学:历史文献整理与数据库构建"等研究生课程,“历史视野下的经济发展”等本科课程。近期与其研究团队从事的研究主要包括:近代大规模传染病(鼠疫、血吸虫)、自然灾害(水灾、旱灾)、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区域文化差异(如妇女地位)的经济起源;近代中国社会分家制度与地权分配;以及中国历史上文化整合、文化扩散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