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入选论文公告】第37届研讨会(2024年)入选论文——发布稿20240716(1).docx
发文时间:2024-07-20

第37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2024年)

会议入选论文公告

2024年7月11日,经研讨会领导小组专家评审,以下作者论文入选即将召开的2024第37届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邀请函将9月开学前后

第37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定于2024119-10日在南昌大学召开,会期1天半,11月8日(周五)报到。会议期间,还将颁发第八届“兴华优秀论文奖”(2024)。本届大会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敬请与会者妥当安排时间参加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领导小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按第一作者姓名拼音排序)

作者姓名

其他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文章标题

白永秀

闫雪培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和而不同:中国经济学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

曾经莲

周菁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数据资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钞小静

廉园梅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字经济影响产业链韧性的机制和路径

陈立兵

张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

陈若芳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产权视角下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研究

陈伟雄

郝涵宇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对外直接投资:实证考察与路径分析

程旭翀

吴振磊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何以现代化?——人口规模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历史逻辑

戴双兴

何艳青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化驱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

丁任重

李晶维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新时代扩大内需战略的理论逻辑、时代特征与实现路径————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视角

丁长发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打通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堵点卡点,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杜书云

刘丁瑞

郑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趋农产业发展风险的分担机制:现实困境、博弈策略与未来进路

范从来

赵锦春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普惠金融的共同富裕效应研究

方志

彭田田

嘉兴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共同富裕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范欣

裴晓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阶段性目标、基本纲领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统一——经济发展观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

冯泓铭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道路与人的全面发展

高波

鲁斯玮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的银行管制放松与县域创业活力——兼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创业量增质升效应

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逻辑:基于生产率比较的研究

高新远

李雪纯、齐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生产社会化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

葛扬

丁涵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要素市场一体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辜秋琴

陈刘雯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郭晗

侯雪花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逻辑机制与实现路径

何爱平

徐艳

西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马克思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

何召鹏

肖畅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平均利润率的测算分歧、文本依据与中国经验(1990-2020)

贺城

郭子昂

辽宁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院

新质生产力能够推进共同富裕吗——基于2012-2021年中国市域面板数据的研究

贺鹏晟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质生产力发展困境及其解路径探析——基于马克思机器体系思想视角的思考

胡莹

刘铿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视角

黄旭

卢江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循环思想及其价值启示

季小立

刘硕

常州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差距

江剑平

李祎

湘潭大学商学院

劳动偏向型再分配如何影响新质生产力

江蕾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质生产力助力平台经济中数字正义实现研究

姜伟

蔡思翔于潇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税冲击下的制造业升级——兼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保障作用

孔晓

郑尊亮

辽宁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院

制造业集聚、资源错配与产业链韧性

李孟杰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好资本的作用

李虾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变、内涵特征与时代意义

李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新质生产力驱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与发展策略

李雪松

高辛睿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企链长制是否提升了民企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李媛

胡成林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策再生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政

艾尼瓦尔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创业生态系统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产业政策的作用

李志远

赵永晗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中间品进口与中国比较优势跃迁

林奕成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以壮大耐心资本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阐释

刘凤义

肖振宇刘子嘉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刘建华

宋萍、徐

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从“多快好省”到高质量发展:新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刘明煜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刘子嘉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劳动力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鲁保林

黄晓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长

罗文君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有企业绿色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马恬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价值、困境与进路

聂长飞

冯苑、陈志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共同富裕——理论依据与经验事实

乔晓楠

刘章瑶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乔榛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效应:排挤还是补偿

任保平

李培伟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工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

荣莹

谢地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

申蒙蒙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理据与实践路径

沈坤荣

周铃

南京大学商学院

数字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关键问题与突破方向

师博

胡西娟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质生产力推进数实深度融合的机制分析与实现路径

史本叶

石宁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高技术产业本地化对全球价值链风险的影响

宋德勇

陈梁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形态-特征-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

宋冬林

丁文龙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机制研究

宋冬林

孙尚斌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建构与演进逻辑探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的三个命题

隋维帅

 

西藏民族大学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孙咏梅

荣垂青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对中国“进城农民”身份的政治经济学考证与共同富裕道路探索

唐未兵

汤欧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进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唐永

曾阳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工业智能化与就业结构变化——一个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童贺银

周娜、吴巧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助于城市低碳转型吗?
——来自中国279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汪立鑫

孟彩霞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以中国式现代化破解后发困局:技术、制度与文化的系统攻略

王枫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王盼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质生产力:当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王谦

管河山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韧性:机理与实证

王荣基

贺城、王珏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数据要素交易平台设立的证据

王守坤

汪柳

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新型工业化道路、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生产函数视角下的脉络与图景

王寿彭

吴丰华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东西部协作与区域经济韧性——来自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证据

韦韬

叶京晖

南华大学

如何提升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基于数字化转型视角的研究

吴越

 

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吴振球

葛雨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数字贸易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变化

吴遵杰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思想史上的“三农”问题研究

伍旭中

苗智慧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据要素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

武志

 

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经济学院

正确处理几大关系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于科技的视角

夏帅

陈阳、彭瑞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吗?

肖凯元

世蓝孙蚌珠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展绿色生产力理论的三重逻辑——兼论绿色生产力理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超越

谢地

袁一瀛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薛宝贵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薛志欣

钞小静、王灿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需求侧创新政策何以诱致企业数字创新?——基于“渐进式”和“突破式”异质性创新行为视角

杨蕙馨

于梦晓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绩效期望差距与制造企业服务化行为

杨静

郑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外数字劳动理论化研究的三条进路及评析

杨璐维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杨脉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增值税减税、企业更替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善奇

卓方怡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发展改善了女性就业质量吗?——基于CFPS数据的异质性分析

叶子

荣莹

辽宁大学商学院

中国式创新道路的历史演绎、理论建构与实践启示

于金富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构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生产方式

袁正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圈地悖论与资本主义的未来

臧旭恒

周博文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人口老龄化与家庭金融脆弱性

臧雪伊

周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何以防止金融脱实向虚——基于金融资本循环的分析

张广辉

崔疏星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基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分析

张海鹏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促进农民收入提升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张晖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发展非公经济不是权宜之计

张良悦

位亚兰

安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载体与动能促进

张培丽

徐奇舟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技术进步、“反鲍莫尔成本病”与制造业占比

张兴祥

朱婷宜 史九领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从破除“无流通论”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张振继

杨慧玲易恩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与产业链韧性

赵华

陈思源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绩效分析

赵军峰

闫金玲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研究—基于农业资源配置优化的视角

赵娜

黄若男

西安外国语大学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

赵新宇

万孟泽孙舒悦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供应链视角下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

郑尚植

刘奕成

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驾驭资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周永昇

 

南京大学商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资本的历史定位、作用功能与风险治理

周芷宇

刘勇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气候转型风险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农业企业的证据

朱荣玉

李可、王聪

内蒙古财经大学

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