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拆迁,一步登天?——经济学院国情考察团暑期组之昌平篇
发文时间:2016-08-23

   2016年7月至8月,经济学院郑新业教授指导的“征地拆迁现状及其补偿对拆迁户经济行为影响”的实地调研活动顺利举行,由经济学院4名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在北京市昌平区针对征地拆迁及转非制度、拆迁补偿形式选择以及拆迁补偿对于拆迁户生活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研。依据最初的研究计划,本次调研采取了相关人访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较为深入地分析了研究问题,较好地完成了最初的研究设想。

  具体来说整个调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6年4月立项后至暑期正式调研前夕,组内成员多次走访了目标调研地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进行预调研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调研地整体环境,发现和提出正式调研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北京征地拆迁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主要包括当地基础情况和拆迁制度背景等。调研团队通过良好的沟通,联系到了南邵镇拆迁工程的承包方北京兴昌有限责任公司和南邵镇拆迁综合治理办公室,并经由他们的协助联系到了当地村委会。通过预调研的走访和沟通,调研团队与拆迁征地的各个相关方包括土地一级开放公司和拆迁户组织都建立了良好关系,为正式调研打下了基础。

  暑期,团队进行了两次正式调研。第一次为2016年7月1日至3日,调研团队走访了兴昌公司拆迁办,与参与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现行昌平区拆迁制度以及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并且针对矛盾较为集中的“钉子户”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发现拆迁工作人员通过总结工作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由原先的逐家谈判签约的模式转变为村委集体谈判,按在有效期前签约村民比例数发放额外奖金。这种做法相对有效地利用了村民之间的人情纽带,使村民的集体利益与“钉子户”绑定,通过村民的集体游说劝阻“钉子户”尽早“松动”,村民集体实现最大收益。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政府拆迁成本。调研团队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了解了几处“钉子户”的生活现状,包括他们的用水用电供暖等具体情况,但因为他们的情绪较为激动,故并未做更深入的家庭访谈。此外,调研团队收集了南邵镇多个拆迁村的整体数据,包括户数、拆迁面积、人口结构、补偿金额等,为进一步的量化研究打下的基础。

  第二次调研为2016年8月下旬,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微观住户层面的数据。23日,调研团队参观了南邵镇拆迁综合治理办公室,了解了综治办日常工作范围以及所管理的上百名安保人员的巡逻和维稳工作情况,随后参观了安保人员的驻地。24日,调研团队入户了解了乔迁新居的回迁住户的生活现状。通过入户问卷访谈的形式,与来自南邵村和景文屯村的若干户回迁居民进行细致的交流,收集了回迁住户的人口统计信息、收入和消费信息。25日,调研团队与兴昌公司拆迁办及南邵镇综合治理办的相关人员一起展开总结会,总结了暑期的调研的过程与成果,并就日后大规模入户调研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兴昌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在校生团队多来调研创业孵化器等项目,很少有人涉猎土地一级开发,认为此次国情考察团的切入点十分接地气,因为拆迁工作不仅对于政府的财政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拆迁工作能够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家庭收入。但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拆迁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全,他们整体上感觉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主要靠工作人员的个人经验,耗时耗力,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到拆迁问题。

  总体来说,调研团队在多方帮助和小组成员的协作下,比较好的完成了调研任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且在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有发掘了一些新的问题。后续团队会结合本次调研的成果与经验,计划进行更细致的定量政策研究。

(编辑:陆美贺;核稿:李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