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1988级国际经济系院友返校活动圆满举行
发文时间:2018-11-21

10月28日,经济学院1988级国际经济系院友重返母校。上午9时,院友陆续来到公教二楼2209教室,依照当年上学时的习惯在教室内就坐。他们亲切交流、热烈拥抱,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怀旧又温暖。


作为院友们昔日的老师,程大为教授出席了他们的座谈会。相隔30年的光阴,程大为教授以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形势和发展前景为题,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专业课。在短短的授课中,程大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分析了当下的世界格局,强调中国要抓住贸易的主动权。此外,她也就如何在贸易中嵌入中国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理性分析了中国贸易发展中的缺位和盲区,最后得出贸易战实质上是逻辑战、文化战的结论。院友们认真倾听,频频颔首,偶尔会心而笑。教室里气氛温暖融洽,在座院友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学生时代。


随后,院友们满怀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开始重游校园。在世纪馆前,又有其他院友陆续赶来,他们兴奋地握手、拥抱、合影,就像未曾分别过一样。他们亲切地交谈着,似乎对于他们来说,三十年的时光,仅仅只是数字的变化,彼此之间的友谊并未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有一丝一毫的消褪。


沿着一勺池,院友们共同追忆着青春的足迹。大家谈论着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回味着学生时代求学的乐趣。从他们的笑容中,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浓浓的情谊;从大家的谈论中,也感受到了大家对母校深深的关心。秋阳杲杲,笑声朗朗,这一刻,他们都是一勺池畔的青年。


闲叙着旧事,转眼就到了东风楼群。几位院友回忆起住宿的往事,表示一定要去看看紫藤苑。看到有新生在凉亭内学习,院友们更加欣慰;当年的舍友三五同行,去宿舍楼周围探寻当年住宿时记忆的影子。一位院友谈起之前人大还叫海淀路39号,校门口有许多高大白杨,如今白杨不再,道路已改,唯独这一方小而精致的校园仍然传承不断。

求是石前,院友们迎来了张帆教授、樊素杰教授、雷达教授和杜素云老师,并为老师们献上鲜花。八十有余的张帆教师,如今仍然精神矍铄。院友们纷纷上前与老师握手、拥抱,询问老师的近况。多年未见,心里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


“人大让我们永远保持着一颗青春的心。致青春,致我们永不逝去的芳华。”一位院友在游览校园中饱含深情地说道。三十年后重返母校,见到昔日老师、同学,以及当下朝气蓬勃的师弟师妹们,他仍觉得自己依然年轻。母校的氛围非常好,同学们非常团结友爱。就像一勺池池中石背后所书“吞吐三江水”,人大拥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更是人大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转眼已至中午,院友们在校门口依依惜别,陆续离去。在人大八十一年的光阴中,一届又一届院友在这一方校园中成长、远去,却又常回首思念。每一位人大人在这里渡过的光阴、留下的痕迹对她来说也许都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情感和记忆,组成了中国人民大学这精彩纷呈的八十一年。

供稿:寇心可;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