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与增长——面向十三五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举行
发文时间:2015-12-23

   1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集聚与增长高端论坛暨集聚经济学第二版中译本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著名空间经济学家藤田昌久教授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演讲,来自国内外的11位著名学者围绕集聚经济学理论前沿、十三五期间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国内高校师生、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媒体记者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宇教授致开幕辞。张宇表示,此次“集聚与增长”高端论坛是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召开的。“十三五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多项重大任务均与空间发展相关,从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到现在的三大战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空间发展战略始终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举足轻重。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新时期的发展,空间的创新、空间的拓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论坛聚焦于十三五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家共聚一堂,探讨空间经济理论与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实践的最新进展,预测中国未来空间演化趋势,对于深入研究“十三五”空间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和相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他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预祝论坛举办成功。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甲南大学教授藤田昌久做了题为“人工智能与脑力社会的未来”的主旨演讲。藤田昌久教授指出,知识的交流与创造作为集聚外部性来源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将深刻影响知识创造社会发展及全球化进程,而人工智能将在知识创造社会成为活跃的主体,并将塑造知识创造社会的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形成的竞争与替代关系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促使人类的职业分工面临深刻变革,并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系统的新职业内容。

   藤田昌久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空间经济学家,他和克鲁格曼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将空间引入主流经济学理论,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巨大反响。藤田昌久和蒂斯合著的《集聚经济学》第二版中译本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出版,籍论坛召开之际举行了新书发布仪式,藤田昌久教授和张宇教授共同为新书揭幕,藤田昌久教授介绍了新书的主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石敏俊教授代表翻译团队介绍了书稿翻译过程。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商学院Charles Van Marrewijk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石敏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孙久文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倪鹏飞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陈杰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贺灿飞教授、日本东北大学曾道智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建军教授、清华大学建筑管理系郑思齐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张学良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在专题论坛上做了学术报告。



   在“集聚经济与空间发展战略”专题论坛上,Charles Van Marrewijk、李善同、石敏俊做了主题报告。Charles Van Marrewijk教授在题为“The locatio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USA”的报告中指出,M&As企业利润取决于两个因素:区位与效率,良好区位提升效率;企业的固定成本也包含区位因素,良好区位意味着高集聚租金;跨境M&As企业的固定成本包括市场进入成本。考虑到固定成本中的区位成本和市场进入成本,利润低的区位不能吸引M&As企业,利润稍高的区位能吸引国内的M&As,只有利润较高的区位才能吸引跨境M&As。结合不同市场规模对于企业效率函数的影响,就空间集中度而言,跨境M&As企业大于国内M&As企业,二者都高于一般企业。

   李善同教授在题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国内价值链分工研究”的报告中指出,首先,沿海地区参加价值链分工的程度高于内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几个区域也高于其他沿海地区。其次,分析垂直分工和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均GDP呈倒U型的影响,市场规模、资本密集程度、基础设施水平和行业开放度都对国内价值链的参与程度有非常重要的正效益。

  石敏俊教授在题为“中国经济的区域再平衡”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集聚经济与新常态下中国区域发展再平衡问题。他认为,制造业的集聚经济一度在东部沿海城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绩效,但现已受到来自要素成本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挑战,水资源、能源供给能力与和环境承载力都制约着空间聚集的规模。中国空间经济演化最终取决于集聚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角力和权衡。

  在“面向十三五规划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专题论坛上,孙久文教授做了“构建新型经济区:新十年中部崛起思路探讨”的报告,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六个方面总结了中部崛起十年成效,测度了产业转移对中部区域发展贡献,提出了新十年中部崛起发展思路——构建中部地区新兴产业区。他指出,打造以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区,是未来十年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的方向。

  倪鹏飞教授作了“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新格局”的报告。他指出,第一,中国的经济空间将出现重大调整,从四分区到二分区,东中一体。东部和中部是自主发展区,市场发挥主要调节力量;东北和西部作为外围区则需政策扶持。第二,中国城市体系构建“一网五线、开放互联”的新格局,用网和群带动区域发展。第三,在自主发展区重点实施“东中一体、群网带动;在政策扶持区重点实施五线带面,开放互联;而线外地区则实施以点带面,适度平衡的战略。

  陈杰教授作了“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与城市生产率:基于地级市面板的研究”的报告。他指出,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都对城市生产率产生倒U型影响,而且产业结构的影响取决于城市规模。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规模偏小,且还未充分发挥第二产业的潜力,不宜过早去工业化,要用加大市场化的手段鼓励城市规模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贺灿飞教授作了“How to jump further? Path dependent and path breaking in an uneven industry space”的报告,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路径突破方式的增长。他指出,以进口和FDI体现的区域联系因素,以及内部创新因素都显示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影响着中国的区域分异。他建议加强区域联系,加大内部创新投入,以推动路径突破式的区域飞跃发展。

  在“集聚经济学前沿进展”的主题论坛上,曾道智教授作了“Some new insights of mobile capital”的学术报告。他构建的理论模型取消了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假定,代之以资本流动冰山成本假定,并结合企业异质性假定和人口规模非对称,分析了两种力量对于空间非均衡的塑造作用,第一种力量来自企业在国家间选址,第二种力量来自异质性企业间利润的重新分配。研究发现资本流动性上升,工资的空间非均衡和企业份额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陈建军教授作了题为“空间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土地经营策略、竞争机制与中国城市群的层级结构”的报告。他指出,分割的财政体制与特色的土地管理制度导致各城市之间土地经营策略普遍以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为目标,催生了城市群内部空间竞争效应。东部城市群各个城市间空间竞争效应更多基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目标,而中西部城市群空间竞争效应主要来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驱动。

  郑思齐教授作了题为“Urban Agglomer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Growth: The Role of China`s Industrial Parks Policy”的报告。她指出,工业园区和园区临近区域内,生产效率普遍提升,消费显著增加,尤其房地产和零售业增长明显,工业园区对于地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张学良教授作了“长三角城市区经济增长空间溢出与城市体系”的报告。他指出,人均物质资本存量高的地区在长三角城市群发挥了更大的辐射作用,人均物质资本存量接近的地区更多呈现出负溢出效应。次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周边地区对次中心城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报告提出了发挥同城化效应,推进多规合一的政策建议。

   在最后的总结和讨论环节上,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多位专家踊跃发言,就集聚经济学理论前沿、十三五期间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等相关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编辑:陆美贺;核稿:李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