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赴深圳国情考察团:探索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制度奥秘
发文时间:2017-10-03

   2017年7月1日——12日,由经济学院方竹兰教授带领、4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参与的国情考察团队赴深圳市开展调研活动,团队组成“深圳市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制度奥秘”课题组,对深圳市的7家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南区总部、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共赢国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家研究机构(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2家行业协会(深圳市新三板上市企业协会、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2所高等院校(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2家党政机关(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罗湖区国家税务局)、1家产业园(深圳国际机器人城产业园)以及深圳市博物馆等20家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

  考察团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创新型企业成长及内部管理的制度架构;(2)创新型企业成长中政府创造的制度环境;(3)在产学研价值链中,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与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为了全面了解深圳市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生态体系,我们调研了深圳市主要的创新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部分政府部门,覆盖面广泛,且被调研单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为考察团提供了许多鲜活详实的一手资料。在被调研单位中,华为、中兴是通信行业的领头羊,腾讯是互联网行业巨头,华大基因是中国基因测序行业的先行者,大疆是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领导者,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对揭开深圳市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制度奥秘有诸多启示。

  围绕课题组关注的三个问题,调研紧锣密鼓地展开。调研采用简要参观和深入座谈的形式。以中兴通讯为例,7月2日下午2:30考察团赴中兴通讯调研,中兴通讯总裁助理、系统MKT及方案部总经理徐明、系统MKT及方案部项目总监罗延龄、战略规划部副部长黄义华等领导带领考察团对中兴通讯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参观,介绍中兴通讯的主要业务和技术创新的动态进展。随后,几位领导与考察团成员进行了两小时左右的座谈,就中兴通讯的成长历程、管理经验、创新机制、政府支持与发展战略等内容展开了深入交流,考察团成员通过与企业家近距离接触,获得很多书本之外的信息,对丰富实践知识和推进理论研究有极大帮助。为了提高调研的效率和发挥每个成员的专长,方竹兰教授指导大家做好充足的调研准备,走访各单位之前拟定好调研提纲,座谈时每个成员向被调研单位提出至少一个问题,充分利用每一次调研机会。

 

  通过对20家单位的走访调研,考察团成员对三个问题有了初步思考。首先,创新型企业必须做出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建立激励创新的内部管理制度,这涉及企业家才能、员工激励、企业层级结构和权限分配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如华大基因利用率先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先发优势,抢占基因测序的市场空白,制定“创新技术发明为支撑、以科学发现为引导、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三发’联动战略”,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取得基因测序领域的竞争优势。其次,政府创造的制度环境对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深圳市政府行政效率高,注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并通过财政金融支持、人才支撑、创新载体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极佳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以创新科技投入为例,深圳市政府探索了银政企合作、天使投资引导、股权有偿资助等多种支持方式,全面撬动社会资源。第三,产学研联动是推进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深圳市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研发资源能够快速实现与产业的结合,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按照企业化管理方式运作,将产业孵化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引入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机制,将研发机构整合为应用技术的孵化器。

 

 

  在长达12天的调研活动中,考察团维持一天走访两家单位、座谈4小时以上的强度。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密切合作,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克服了调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整个调研活动。方竹兰教授全程带领大家调研,通过对每个成员的引导与鼓励提振团队士气。高强度的调研带来可喜的回报,团队成员对深圳市创新型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设计、创新政策体系、产学研联动、创新企业孵化和新型研发机构运营模式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

 

(经济学院赴深圳国情考察团成员:方竹兰、陈伟、姚李亭、于畅、王梅婷、杜欣林、蒋旭)

(编辑:陆美贺;核稿:李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