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九期世界经济研讨会
发文时间:2018-10-16

10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教研室主办世界经济研讨会在明德主楼729会议室召开。来自世界经济专业的杨沐纯同学对NBER的前沿论文“Managing Trade: Evidence from China and the US”进行了分享报告。这篇文章由Nicholas Bloom, Kalina Manova, John Van Reenen, Stephen Teng Sun, Zhihong Yu撰写,主要在国家贸易领域探究了企业管理对企业出口绩效等方面的影响问题。

这篇文章建立在melitz异质企业模型的基础上,不同的是作者认为好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很重要,因此将模型中的企业生产率用企业的管理能力来刻画。那么好的管理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在理论分析之后,文章分别使用了包含生产(ASIE和ASM)、国际贸易(CCTS和LFTTD)以及管理实践(WMS和MOPS)的中国和美国这两个贸易大国的微观企业合并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管理促进出口。更好的公司更有可能出口,向更多目的地国家销售更多产品,并获得更高的出口收入和利润。其次,管理影响企业绩效。在销售方面,管理更好的出口商有更高的价格,更高的质量和更低的按质量调整后价格。在生产方面,管理能力更高的企业使用的投入来源更广、质量更高也更昂贵,这些进口的投入往往来自更先进国家。那么管理是如何影响企业的呢?影响机制是什么?文章做出了解释:管理通过效率和质量渠道对企业产生影响。更好的管理使公司能够使用更复杂,更高质量的投入和更复杂的装配技术来提高产出质量。同时,先进的管理允许公司能够通过提升效率来获得更便宜的投入和成本更低地进行装配。从实证中可以看到,管理对提高中美两国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很重要,但在中国比在美国更重要,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方面。最后,作者还对美国企业数据进行了面板分析,并且选择印度企业进行了一个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管理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出口产生了因果影响。因此管理不善可能会阻碍贸易和增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在介绍理论模型时,与会者就理论模型的设定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进行了讨论,石慧敏副教授在客观分析理论模型的可改进之处后,鼓励参会同学们从经济学前沿文献中学习扎实的实证分析方法和视角,提醒大家批判别人总是容易的,但是自己能够从中学到多少还是需要自己下功夫。

本次Seminar由经济学院赵勇副教授主持,石慧敏副教授做主要点评。来自人大经济学院的王孝松教授、于春海教授以及教育学院的詹宏毅老师等其他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者就论文的模型设定是否具有创新点以及实证分析的丰富性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气氛活跃。

编辑:杨菲   核稿:陆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