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演讲:中国与全球化
发文时间:2008-03-17

会议内容:
为庆祝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以下简称为汉青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汉青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将联合举办大型学术报告会“中国与全球化”。本次报告会将回顾和总结汉青研究院成立一年以来的各项工作和学术成果,同时举办由“梁晶工作室”策划引进的斯蒂格利茨教授的新著——《国际间的权衡交易》的新书发布会。
主讲人:汉青研究院名誉院长斯蒂格利茨教授
时间:2008年3月21日(周五)上午10:3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830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2008-3-17

1:
斯蒂格利茨教授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1979年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作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青年经济学家。自1993年开始,他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6月起任该团主席。1997年至1999年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因他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长期关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自2007年3月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名誉院长。

2: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高级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3月8日,是中国人民大学顺应国际经济学科改革趋势,建立的新型研究与教育基地。研究院以中国人民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经济与金融学科为依托,将在新体制下融会国际师资、借鉴国外研究与教学模式,实现“放眼国际、立足本土”的办学特色。成立一年来,研究院在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术活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


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被认为是21世纪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贸易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步出困境的一种方式,这也自然引发了贸易政策的争论。由梁晶工作室策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教授及其合作者查尔顿合著的《国际间的权衡交易》一书中译本即将发行。本书与斯蒂格利茨批判自由贸易意识形态的立场一脉相承,是作者反思WTO多个回合谈判失败的成果。作者认为过去的“发展回合”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发达国家没有顾及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所以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不公平的。作者提出一个基于现实主义的新模型,用于处理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本书所要传递的信息是:所谓的“发展回合”根本就是名不副实的,因为这些“发展回合”并不是一个提高最不发达国家福利和促进这些国家发展的议程。而本书提出了一个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揽子”方案。
贸易体系应该以削减贫困和公平性为核心,任何伤害发展中国家或者更偏向于发达国家的贸易协定都是不平等的。一方面,自由贸易政策本身的非对称性导致了该政策不能自动转变为经济增长,无力缩小国家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落后国家并没有为有效配置资源所必需的政府和市场制度,对外开放不一定能够带来繁荣。作者提出贸易政策应该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并且将发展中国家融合到全球贸易体系中;所有的WTO成员国都应该向给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小国完全开放市场;发达国家承诺消除农业补贴;增加发展中经济体获得金融资源的机会;消除有利于富国的全球协定,如专利和知识产权协定等。
简言之,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合理的途径,能够使得当前贸易体系更为公正。本书文笔生动、资料翔实,紧密联系现实,分析问题入木三分,是所有贸易谈判参与者及关心人类未来的人士的必读书。

(编辑:经济学院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