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seminar]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与日本比较
发文时间:2015-09-29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seminar

第2期


题   目: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与日本比较

报告人:关权 教授

时   间:2015年10月12日9:30-11:30

地   点:明德主楼734房间


关权简历

1955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早年插过队,上过技校,当过工人。曾就读于大连外语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1988年公派留学日本一桥大学,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南亮进,1999年获得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日期间,曾任东京都立大学经济学部助教和一桥大学商学部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专业: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日本经济。
著作:《近代日本的技术创新》日本:风行社,2003年。
教材:《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报告摘要
⑴近代中国,特别是民国时期,中国开启了工业化道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过程十分曲折,虽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是初步的和落后的。特别是由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打乱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步伐,导致本来有可能实现的“经济起飞”被延后到了1949年以后。
⑵我们收集了反映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数据,其中大部分属于第一手资料,为全面研究这个时期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另外根据数据的性质和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部分资料还进行了修补和改进。
⑶由于近代工业发展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这里通过与日本的对比进行分析,希望从中获得某些启示。日本的“现代经济增长”开始于19世纪末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在20世纪前半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是不可忽视的。



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