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荣耀
发文时间:2024-08-03

一、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1.一流学科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是新中国经济学科重要奠基者与开拓者,是中国理论经济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引领者,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理论重镇。

在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评A+;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中总分第一档区,建设成效“显著”,以充分的优势,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2.名师大家荟萃

学院拥有国内最为完整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经济学专家团队,引领国内学术前沿,为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现有教授47人,副教授29人,讲师17人,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占比超1/3,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受聘为学院名誉教授。

学院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马工程”首席专家9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名、青年学者9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名。学院教师多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位教师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学会会长及副会长。

3.高水平科研训练

学院的科研和基于科研的教学,始终围绕国家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学院教师的科研工作致力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努力形成国际领先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2019年来,学院教师在中文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5篇、《经济研究》发表文章27篇、《管理世界》发表文章22篇,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Management Science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文章61篇。

学院教师研究课题获得多项国家级项目资助,近五年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学院教师获得各类科研奖励成绩斐然,在刚刚正式公布的第九届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中,经济学院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普及读物奖1项、青年成果奖3项。

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机制,各个二级学科均常设系列学科讲座,邀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学术新秀到校讲学交流,年均讲座交流活动近百场。学院教师凭借一流的视野和学术影响力、优秀的科研及学术指导能力,为学生拓展广泛的思维视角、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

二、独树一帜,扎根中国大地的中国经济学人才培养

经济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3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点,10个博士点,“经济学—数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经济学(中国特色经济学)实验班、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ESH) 等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世界经济”;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和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2019年,“经济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新设数字经济本科专业。

       1.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拥有2个国家级专业建设平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位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出版多个系列国家级教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与发展事业培养了大批经济理论领导人才,始终是中国经济学本科教育的引领者。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培养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熟练掌握现代数量分析方法与数字技术分析工具,理论分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兼具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国内最早的世界经济教学和研究基地、国内最早的世界经济硕士点和博士点,始终在国内世界经济教学与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本专业以服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经济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践为目标,面向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通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培养了解世界经济运行特征和规律、扎根中国大地的国际化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数字经济专业

2022年我校在全国率先设立数字经济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经济运行一般规律,又熟悉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新特征的紧缺型、急需型、复合型人才,能够适应国家政府机构、国际组织、高校与科研院所、大型数字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咨询公司等用人要求。我校是全国第一家开设“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单位,也是全国“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所在单位。

本专业以经济学类课程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数据科学等技术课程,设立数字经济理论、应用和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既掌握现代经济学,也了解数字经济专业知识,既了解中国国情,也具有国际视野,且能够熟悉运用数字经济方法和技术解决数字经济理论与应用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中国特色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0年9月入选首批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包含三个实验班:分别是成立于2003年的“经济学-数学”双学士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成立于2020年的经济学(中国特色经济学方向)实验班和成立于2022年的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ESH)。

1.“经济学-数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2003年创办,该项目通过经济学核心课程、数学课程,结合计算机、数据科学等技术课程,实现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造就熟练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量化分析工具,既了解中国现实、又具有国际化方法的高端经济学人才。该项目学生本科毕业获得经济学、理学双学士学位。

2.经济学(中国特色经济学方向)实验班

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中国特色经济学”命名的拔尖班,拔尖班以“扎根中国大地”为宗旨,采用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培养熟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涵养深厚、现代质性与量化分析方法并重,扎根中国大地,参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分析思维、历史视野和问题意识交叉融合,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亟需的一流高端理论人才和建设人才。

3.经济社会历史科学实验班(ESH)

融汇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三大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打破学科分立造成的认知和思维局限,培养视野宏阔、素养厚重、知识系统、能力出色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未来可以从事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政策制订和创新、组织运营和管理、学术和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四年系统科学的培养中,学生将参与到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课程学习中,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后,可授予“经济学-历史学”双学位或“经济学-社会学”双学位。

四、系统进行话语权体系建设

(一)举办成系列的品牌论坛,拓展国内外学术话语权

学院重磅打造品牌学术活动,发布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实现“学术研究、学术宣传、学术影响”的自动化体系。年均举办大型学术会议50余场,系列讲座和研讨100余场,建立包括政治经济学大讲堂、政治经济学大论坛、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峰论坛、中国发展理论国际年会等学术品牌。打造中国发展理论国际年会、中国组织经济学年会、中国微观经济理论论坛、中国行为与实验经济学论坛、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中国数字经济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丰富前沿讲座、午餐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日常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组织不同学科人员进行学术互访,实现了国际专家学者与中国经济学家之间的互通互惠,积极推进和努力引领中国经济话语体系建设。

(二)完善布局,扩大和发展境外伙伴合作

学院结纳四海,海纳百川。目前,学院与欧美日澳俄等全球10余个国家的30多所知名顶级学府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高校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国际学校建立广泛合作,建立科研教学深度交流;进一步巩固与日本一桥大学、九州大学、岛根大学、早稻田大学等高校的既往合作。每年多名经院学子获得赴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等美、欧、日著名高校的交流、交换、深造机会。

经济学院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比例

五、卓越经济学人才的摇篮

80多年来,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走出了万余名经济学英才,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家、党和政府高级管理干部、优秀企业家以及其他栋梁之才。他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宝贵贡献,为母校赢得光辉荣耀,成为经济学院跻身世界一流经济学院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经济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属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本科生深造率超65%,毕业生国外深造院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一流顶尖高校;国内深造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头部名校。毕业生就业签约毕业生中,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外交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和地方党政机关;以及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证券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腾讯等知名民营企业。

六、精英校友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涌现出了以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原主任骆惠宁;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潘功胜;第二十届中央委员,河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省委金融委主任王凯等为代表的一批政界杰出院友,产生了几十位副部级以上,几百位司局级以上的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

在学术界,涌现出了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黄泰岩,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中国社会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学术上卓有建树的杰出院友。

在企业界,涌现出了著名投资人段永平,福信集团董事长吴迪,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威,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湘财证券董事长高振营,私募基金界年轻才俊王小坚,投行领域五女杰: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美银证券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亚洲区经济研究部主管乔虹,前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建银国际证券公司宏观研究主管、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崔历,巴克莱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常健,香港国际金融学会董事、星展银行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纪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