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彩 | 经济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系列讲座第四讲成功举办
发文时间:2018-11-04

2018年11月2日下午,经济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系列讲座第四讲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0201教室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孙咏梅为同学们带来题为“走进经济学殿堂-贫困调研这十年”的精彩讲座。

6b3e12ee09d84c178b8023520f2dcaf5.png

逃不掉的经济学逻辑和与众不同的经济学

孙咏梅老师首先带大家一起了解了经济学。她说,经济学是- -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也是一门贴近生活并时刻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学问。她纠正了社会上对于经济学的误解,指出经济学并不是一门教人如何赚钱的学问。孙老师认为,我们在生活中会受到无法回避的经济规律的制约,是经济学告诉我们如何认识经济现象,如何做出正确的行为决策以及如何客观把握国家经济理论与政策。同时,经济学又是与众不同的。因为,经济学既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又是社会科学中的另类,是一门不仅拥有众多学派的学科,还是一门可以容忍两种相反观点的有趣的学科。

e4c2d77a28354bcdbbd98cda889c1131.png

贫困调查的缘起:理性看待经济学研究中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又被称为从众效应。经济学里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孙咏梅老师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羊群效应,分析了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羊群效应的危害。她强调了经济学研究一定要摆脱羊群效应,理论研究者应坚持“理论应是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势的奴仆”的态度。同时,她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有”实践出真知,要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的学术精神。

1bb2392eb9284303a216e80b7518f47d.png

走出去:面对真实的现实世界

在讲座中,孙咏梅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她在贫困地区十年调研的特殊经历。孙老师体验过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感受过建筑业农民工的生活、调研过中国偏远农村的贫困情况。孙老师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分享给了在座的每一 位学生,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要在感性的调查中学会理性的思考,可以在感受中国贫困人口生活的转变中深入了解中国高速城镇化的意义,也可以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现状的改善等真实社会现状中切实感受到扶贫工作的成效。

随后,孙咏梅老师将中国贫困地区与印度、巴西的贫困地区进行了对比,表明中国的工业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工作岗位.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的集体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孙老师据此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类似印度、巴西贫困地区的情况,并且以此为例阐述了”去工业化”和”私有制”两种思潮对扶贫工作的不利影响。

4610be9cbe1b44c98b2733bca4df3622.png

引进来:对当代经济学研究

若干问题的新思考

孙咏梅老师坦言,中国的制度在反贫困上具有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高效率扶贫工作的优越性,这是她在贫困地区调研中感受很深的一点。调研的成果对于正确地认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具有极大的意义。除此之外,根据调研数据,孙咏梅老师对于”经济高增长自动消减贫困”这个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老师认为高增长确实对于消减贫困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消除贫困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扶贫质量,构建良好的扶贫的体系。


202a4b6a6f7b4bd8aae4ff654d080404.png

调查研究,你值得拥有

孙咏梅老师指出,通往经济学殿堂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是如果能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拥有一双调查研究慧眼,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经济学研究上少走一些弯路。研究经济学可以使我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与社会。当代国际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孙咏梅老师对我们新一代经院人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我们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01290def6b8f472398181317c389fefd.png

孙咏梅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做一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济学者,为国家的扶贫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经济学院学子,经院人必将“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作为自己治学立身的不懈追求。

孙咏梅老师的讲座令在场经院学子受益匪浅,使我们了解到经济学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体会到扶贫工作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调查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有力武器。最后,经济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