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教师圆满结束对日本立正大学和庆应大学的学术访问
发文时间:2016-12-01

   11月17日-21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部分教师应邀对日本立正大学和庆应大学进行学术访问。

   11月17日下午,在立正大学综合楼会议室,由中京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山田光男主持,双方就中国经济发展问题、金融风险防控、中日之间乃至东北亚地区贸易发展问题,及其他热点经济问题进行了交流。

   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教授辻村和佑首先介绍了他们对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指出,当前世界上并用的两个主流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国民账户体系SNA和物质平衡体系MPS都侧重于物质流量的统计,但存在一定偏差,如果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进行补充,能更清晰全面地认识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他以日本为例,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国民经济管理系刘瑞教授介绍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他指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经济增速减缓的阵痛,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结构转型也在加速推进。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等迅速崛起,中国的经济质量正在改善。由于结构改善,尽管增速下降,中国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压力,要素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等。

   方芳教授介绍了当前大家最关心的资产泡沫及金融风险防控问题。她指出,中国当前M2与GDP比值已经明显超过了国际上通行标准,接近于2。如此巨大的流动性要么助推消费品价格上涨,要么助推资产泡沫,并引发潜在的金融风险。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央行应当按照执行审慎的金融政策,将风险防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以通胀率等目标,锚定货币政策的制定规则。

   邹正方教授介绍了中日之间的贸易发展问题,他指出,中国与日本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国,贸易依存度很大,互补性很强。外生障碍不足以对这一趋势产生持久性的影响。进一步,放眼于整个东北亚格局,中日韩之间的贸易也将在这个基本的轨道行进。中韩之间在关系修复后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贸易的报复性反弹。

   最后,立正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经济学研究科长王在喆教授介绍了他在中日之间、日韩之间、中日韩之间投入产表编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他认为,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术上共享,更有利于促进区域贸易政策的制定。

   基于上述共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立正大学、庆应大学等专家准备在下一阶段在投入产出表编制、投入产出分析方面加强合作。

   11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老师们与原人大国民经济管理系教师王敬进行了沟通。王老师后来旅居日本,她对日本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她的热情介绍使老师们对当前中日之间贸易问题、结构转型问题,以及地缘政治的未来走向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1月2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老师们访问了庆应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大西广教授,并就中日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交流了意见。

   大西广教授首先欢迎人大教师的来访,并回顾了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愉快的合作历史。刘瑞教授则邀请大西广教授在方便的时候再次造访人大。

   大西广教授指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不会改变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根本进程。就日本经济而言,他认为,安倍经济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反思。目前日本国内正在经历“低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的状况,尽管从新古典增长的范式讲,这可能是一种平和的稳态,但国内的结构性问题、社会问题仍比较突出,它需要全面的评判尺度。

   11月21日下午,访日圆满结束。

   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刘瑞教授、方芳教授、丁守海教授、邹正方副教授、金乐琴副教授、林晨副教授参加了此次学术访问活动。

(编辑:陆美贺;核稿:吕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