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举办第37期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Seminar
发文时间:2019-11-22

2019年11月21日中午,中央财经大学游五岳老师应王珏老师邀请做客第37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Seminar。本次讲座,游老师演讲的题目是:“土地改革与财政能力:来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证据”。

讲座环节

首先游老师介绍了选题的动机在于对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改的研究,多是历史学家从历史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经济学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够。

接着游老师介绍了研究背景,分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农村的税收状况以及共产党成立后实施的土地政策,最后引入文章研究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与财政能力的关系。历史背景的介绍主要是为了引入新中国成立后土改对于中国农村税收的冲击,并因此呈现出和之前时期不同的财政能力。

游老师介绍了和本文相关的一些文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于委托--代理人理论和财政能力之间的关系的文献,另一部分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国家重建相关的文献。

接着游老师介绍了本文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县志、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等。

在进行实证检验之前,游老师首先对可能影响土改的因素进行了检验,确定了文章的控制变量。由于一些相关的假说也可能对本文的结论产生影响,游老师又对这些竞争性假说进行检验,包括:1、政治权力结构(比如有无游击队);2、阶级划分导致的冲突(用地主富农人口占比来衡量);3、农业生产率的提高;4、高级合作社的作用。作者进行了逐一验证,发现上述竞争性假说并不成立。

在实证检验中,作者使用的财政能力用县级层面的财政收入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率来衡量,而土改的衡量指标是土改前“剥削”土地(主要是地主富农的土地以及公田土地)占总土地的比例,采用DID方法,对土改对财政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土改对于财政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后作者还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在机制分析中,游老师认为土改促进了基层党员的增加,尤其是小学教育的党员数量以及女性党员的增加,所以可以认为,土改重构了中国农村的基层结构。也就是说,相比于晚清、民国时期依靠中间阶层的作用维持财政能力转化为了依靠新建的基层结构,正是这种基层结构导致了财政能力的强化。但是这也随之而来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监督成本和运行成本(用行政费用衡量)的增加。作者验证了土改对于行政费用的增加也有促进作用。

最后的拓展性研究,游老师对土改和工业化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发现土改对1952-1965阶段的工业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1965-1994阶段的工业化没有显著作用。

提问环节

游老师讲座结束后,王珏老师首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性评价,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随后孙睿老师和参加讲座的同学们积极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游老师均一一做出解答。最后,刘守英院长对这次讲座进行了点评,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供稿:王文凯;编辑:杨菲;核稿: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