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教育:共性传承与个性彰显”研讨会召开
发文时间:2006-11-28

三月十八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共同主办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研讨会之二在中国人民大学新落成的明德楼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现代经济学教育:共性传承与个性彰显”。会议邀请到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蒂格利茨教授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等国内外多位著名经济学家,着重从现代经济学教育理念出发,以全球视角审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袁卫先生首先致开幕词。袁卫指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一方面要传播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让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迈入国际化的轨道,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培养能把中国的经济实践升华为经济理论的人才,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进入第一单元“以全球视角审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分主题讨论,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卫平教授剖析了议题,斯蒂格利茨教授回顾了经济学教育的几次革命,指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国的经济政策不断变革,更需要对经济规律、经济原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林毅夫教授分析了中国经济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言21世纪中国经济学家将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校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就中国经济学教育如何在继承与发展中走向世界发表了看法,提出中国经济学教育要在国际化过程中讲本土化。随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教授对以上发言作出了精彩的评论。
第二单元分主题是“如何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体系”,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杰教授主持。学者们激扬思想、坦诚交流。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吴晓求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郭庆旺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崔之元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商学院王一江教授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海洲特聘教授围绕这个问题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与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构建一个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支持中国经济建设的经济学教育体系;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体系,应当既有对主流经济学的共性传承,又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个性彰显。
第一届“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于2005年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梁晶工作室等八家单位共同发起,在中国经济学教育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影响,会议主办方希望通过系列研讨会的持续开展,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早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编辑:牛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