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院采风】于泽:在研究中品味经济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反映经济学的价值
发文时间:2010-03-31

  在经济学的殿堂中执着于自己的研究,在大学的平台上奉献着自己的知识,这就是于泽副教授的真实写照。桃李不语,下自成蹊。多年来,求学的努力,研究的付出,执教的辛劳,带给于老师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更是理想实现的快乐和前进的动力。平淡的教师岗位,伴着经济研究的乐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风情?怎样的一种人生?
           善思考,重逻辑,集众家知识学经济
  在高中政治经济的吸引和前人的指引下,怀着一颗上进心,出于最朴素的想法,于泽老师开始踏入经济学的殿堂。尽管物理的魅力是无穷的,但对渴望在属于自己的领域上有所作为的于老师来说,经济学仍然是自己不二的选择。也正是这份渴望成就了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
  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于老师发现新问题和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的能力。而物理学的思维模式,牵引着于老师一步步攀上了经济学研究的阶梯。
  本科时期,在物理学思维习惯的影响下,于老师一直希望能够理解“经济学背后的统一基本模型”,或者说“经济学的结构”。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这种欲望更加强烈了。故此,于老师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希望从这个角度能够获得对于经济学结构的理解,不过所获不多。这种强烈的动机推动于老师向经济学领域又迈进了一步。他期望在研究生阶段找到答案。
  来到自己一直心仪的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于老师遇到了中国众多的经济学先驱,得到了经济学院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这其中,就有其毕生难忘的博士生导师高鸿业教授。高教授一切问题从简单处入手的思维习惯给了于泽老师很大的启示,在他后来的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指导意义。
  导师的指引是必须的,但对问题的探索精神和思维的强烈逻辑感也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受外界因素影响,于老师并未到国外进修专业知识,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研究发展。众人皆知,在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各方面情况错综复杂,如何将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始终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而在实际研究中,他也确实做到了尽可能多地关注中国实际,并借助经济学院研究所这个平台中进行更好地研究和探索。
  于老师认为,经济学家,并不能单纯如物理学家或化学家一样,陶醉在自己的学科中成长。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它的内涵和外延很多。正如凯恩斯所说,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同时必须是一名数学家、历史和社会学家、哲学家。数学的模型是经济学的工具,历史和社会学的知识是经济学的背景,哲学则是经济学的思维开拓者。博采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方为大家。但经济学的这种综合素质要求,又需要经济学研究者们付出翻倍的努力。但亦苦亦甜,冷暖自知。或许正是有众家知识的融会贯通,才有了经济学家身上独特的魅力,让人神往。当然,于老师也指出,一个成功的经济学家还需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如何向社会传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如何使人们接受自己的想法,一定的公关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思考,引发前进的兴趣;逻辑,指引研究的方向;多家知识,填满学习的空缺,自身能力,增加发展的资本。这就是于泽老师对经济学研究的不懈追求。
            爱自由,重研究,结合生活实际教经济
  对自由的憧憬,对贡献的渴望,对研究的热情,指引于老师走进了人生的执教生涯。教学的独特风格,让他成为了学生尊敬的老师,喜爱的老师。
  他认为,老师应当向学生传达自己认识的社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多维的社会。作为经济学的教师,所教的知识就是要引导学生用经济学去研究社会。而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师本人的理论研究基础。倘若没有自己的研究和探索,又如何能把知识向学生传达清楚?有了自身基础,才能既传达给学生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又能讲授一般原理如何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告诉学生如何在理解社会的同时,更好地去生活。深感重担在肩的于老师,常拿此道严格要求自己,而正是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参悟了经济学的内涵。
  在教学的实践中,于泽老师熟练地掌握了“因材施教”的原理,对本科学生不过度应用数学,而着重于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对研究生,则多用数学模型结合两者。灵活的处理方式,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赢得了学生的好评。
  经济学与生活,好比鱼与水,离开了生活,经济学就成了枯燥的理论教条,毫无乐趣和学习的必要。于泽老师经常强调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学科,所以除了学习和工作外,还要应用于个人生活。因而他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适度穿插介绍一些经济学对生活的研究,如谈恋爱等与大学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立足于自身经历,于泽老师明白逻辑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生更关注整体逻辑,而不是拘泥于小节,他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会先列出这学期所有课程的逻辑,然后再用一学期的时间按照逻辑线索展开,最后在期末复习时总结,激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教学风格,受到了学生的广泛青睐。
                寄语——至人大经院学子
  “尽可能的享受大学时光,大学的各种事情都是需要认真去经历的,这些经历可能是一生中最纯洁的。人在校园里没有功利性,会感受到美好的东西,进入社会后可能就不一样了。但是,最重要的发现自我,能发现自我进入社会后就不会迷茫。但比发现自我更难能可贵也更重要的是保持自我。

个人简介:

姓名:于泽
专业:西方经济学
系别:经济学系
职称:副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06
硕士,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2003
学士,经济学,河北大学,2000

工作经历

2006-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课程

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

研究领域

货币经济学、行为和实验经济学


主要研究成果

论文:

“普洛特和罗思对实验经济学的贡献”(合作,《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
“雅克?德雷茨对不确定经济学的贡献”(合作,《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
“风险决策理论的新进展”(合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
“不确定经济学对风险偏好的认识”(合作,《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
“投资者参与和证券投资基金风格业绩的评估”(合作,《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内生偏好的形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4期)
“中国农户行为特殊性与最优社会保障规模”(合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5期)
“我国M2顺周期性的原因分析——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视角”(《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基于信贷渠道视角的分析”(合作,《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
“经济波动理论研究的行为化趋向”(合作,《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持续经济增长目标下的最优税负和税收结构调整”(合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IT革命、利润率和次贷危机”(《管理世界》,2009年第6期)

著作:

《实验经济学:如何构建完美的金融市场》(合作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行为经济学——理论与扩展》(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理性非注意、粘性信息和最优货币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