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理论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发文时间:2019-12-03

2019年11月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理论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召开。

首届“理论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高峰论坛”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矛,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逄锦聚,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所长颜鹏飞,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林岗,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佟家栋,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级教授、学术期刊社社长杨瑞龙,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涛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德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龙登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方福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贾根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富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泽教授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此外,还有多位出版社和媒体界的代表应邀出席论坛,主要包括:光明日报理论部主编张雁,人民日报社理论部部务委员张怡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于波,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刘清田,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于明,光明网政府事业部主任李曙光,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经管分社社长童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社长崔惠玲,社会科学报副主编徐美芳,高等教育出版社经管分社副编审施春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分社王晗霞等。

论坛的开幕式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矛发表了精彩致辞。

刘伟校长首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刘伟校长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从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事权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教材建设的重大意义。作为加强教材建设的具体措施,教育部于2019年1月在全国高校当中认定了11家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其中,经济学教材基地就设在中国人民大学。这既是对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以来教材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科的充分肯定。学校按照中央精神,落实教育部要求,专门设立了“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为学校直属正处级实体单位,并将基地建设纳入学校“双一流”工作方案。首届“理论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高峰论坛”的举办旨在汇聚全国理论经济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回顾理论经济学教材建设的辉煌成就,探索新时代中国理论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核心目标与主要任务等重要议题。最后,刘伟校长再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围绕理论经济学教材建设发表高见、建言献策,为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传播中国声音”的理论经济学国家教材体系添砖加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致辞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矛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首届“理论经济学•国家教材建设高峰论坛”的重要意义,并对与会各位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陈矛副局长表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设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其中,将经济学教材基地设在中国人民大学,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大学在经济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也反映了整个经济学界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充分认可。陈矛副局长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设立,不仅为中国人民大学也为全国经济学教材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将对新时代经济学教材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陈矛副局长希望在全国的专家和学者的支持下,开创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研究的新局面。最后,陈矛副局长祝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取得更大的成绩,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矛致辞

论坛的第一个环节为报告发布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刘守英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富胜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泽教授分别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

谢富胜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政治经济学教材70年发展史与教材建设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学教材总体上呈现三个突出特点:创新性、时代性与实践性。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一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二是,政治经济学课程涉及面广泛,对教材建设多样性的要求较高。三是,政治经济学需要处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增加了教材建设的复杂性。四是,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缺少统一规划部署,导致编写中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报告就如何推动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的高水平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重视政治经济学学科的振兴,积极探寻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规律。二是,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不断丰富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体系。三是,准确制定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目标,合理划分政治经济学教材层次。四是,统一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科学匹配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任务。

于泽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发展与教材建设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在广大国内学者的努力下,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已经从基础的经济学理论拓展到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核心课程体系,国外引进教材与国内学者编写交相呼应,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在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未来西方经济学教材编写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实践之间的关系。不能再简单地将中国的实践当作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证据,而是要在中国的实践中逐渐提炼新的理论,编好符合中国国情并且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经济学教材。

论坛的第二个环节为主旨发言环节,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主持,下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德步主持。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如何建设基于中国经济实践的中国特色理论经济学教材体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主要围绕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讲了三点内容。首先,中国经济学教材要以中国特色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要把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思想和观点系统化。其次,要从研究对象、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特征。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概括,应该在理论经济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最后,洪银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需要走出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通过教材走向世界,得到世界的认可。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逄锦聚分享了对经济学教材建设的几点认识。一是,要厘清经济学教材建设的基本逻辑。经济学教材建设应该包括教材体系、教材内容、教材形式的建设。二是,要明确经济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学教材建设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三是,客观评估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成绩和问题。在此基础上,逄锦聚分别从改革经济学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加强经济思想史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在经济学各类教材中增强关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理论的论述分量等方面对经济学教材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

武汉大学经济思想史研究所所长颜鹏飞表示,在编写西方经济学教材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和基本原理为指导。中国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要把握认知规律,要强调中国特色,强调学术前沿动态,强调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林岗认为,中国经济学首先面临范式选择的问题,不能只是拿中国案例和中国数据来注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而且,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二是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的关系。最后,教材建设既要抓住政治经济学这个重点,又要补上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的短板。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佟家栋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和余地,关键在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要将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教材建设中不能忽略对课程体系的建设,两者要密切联系,有课程就得有教材,有教材就要设计教材的整个教育体系、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等内容。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表示,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材建设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教材更好地让学生认同,让学生更有兴趣。比如,给大学生开设一些更入门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政治经济学。同时,李稻葵指出,中国特色经济学要想更好地得到世界的认可,需要将中国经济思想融入到各个学科里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级教授、学术期刊社社长杨瑞龙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需要把握好如下几点。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其理论内涵。其次,要想写好经济学教材,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和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之间的合作,核心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相关知识。第三,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要依托经典,另一方面也要让马克思主义能够解释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才能更具有生命力。第四,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还要加强中国经济理论的国际化程度。第五,要不断完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第六,要充分认识到创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表示,教材建设要明确什么是好教材。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本心。一本好教材,除了要符合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方向之外,还至少要满足三个标准。一是知识性。要能充分吸收国际范围内同类教材所承载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承载相对成熟的原理、理论和方法,需要集大成。二是兼容性。三是启发性,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更多地是要鼓励自主学习,支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所以要把创造性和主动性给老师和学生留出来。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涛雄认为,中国经济学的构建需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要以中国特色为抓手,促进各个理论流派的创新融合。中国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也需要明确是要基于一个理论体系的框架还是基于历史阶段的框架。现在不少教材是基于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来编写的,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经历和经验,所以在接受上会有困难和挑战。此外,刘涛雄表示,通识教育中的经济学教材问题也值得重视,这可以使更多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了解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要推动新思想的学理化、学科化、学术化。一种思想或理论要全面在教材和课堂上体现,需要一个各方面学理成熟和完备的体系。此外,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要整合全国力量,一方面可以在全国各地的一些讲座和实验性课堂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向相关老师征集基本性教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基本的教科书,然后在实践中进行修正和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方福前教授对教材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无论是编写经济学教材,还是做理论经济学研究,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沟通。二是,经济学教材的编写要把好主编关,并且在同行专家中广泛征询意见。三是,建议构建优秀教材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教材编写者的积极性与教材质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龙登高教授指出,教材建设应该多步骤、多环节、多层次地推进。教材随时跟进前沿成果的难度很大,一般滞后于理论前沿,但可以编写一些更灵活且更易于追踪前沿的手册,与教材相配合。同时,教材建设过程中可以多鼓励个性化的教材,这有助于推进教材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认为,中国经济学要以我为主,体现中国特色,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但在构建中国经济学时,也要避免演化为对政策的诠释和解读。中国经济学一定要有普遍适用性,能够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借鉴意义,这就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表示,教材建设需要注重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学科和教材体系的建立,教材最大的优势是知识成体系,可以弥补从网络获取的知识存在碎片化问题的弊端,所以教材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第二个层面是不同层次的教材之间要有区别,本科、硕士与博士的教材之间究竟应该有什么区别,是需要好好研究的。此外,洪俊杰认为,教材编写需要一个统一的学术规范标准,在统一的标准下加强竞争,有助于推动教材质量的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贾根良教授指出,当前大学本科课程设计对于经济思想史等学科重视不足,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多元化程度不足。同时,经济学应该回归本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追求研究成果的发表,一味追求数学化。

本次论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均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据悉,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是教育部首批认定的11家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的经济学教材基地,现任基地主任为林岗教授,执行主任为陈彦斌教授。该基地作为国家级教材研究专业机构,服务国家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重大战略,致力于打造“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高级智库”,以教材为载体,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教材支撑。

供稿:李聪;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