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举办第一届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研讨会
发文时间:2018-12-04

2018年11月24-25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隆重举行第一届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多名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11月24日上午,第一届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研讨会在明德主楼728会议室正式开幕。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邱海平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谢富胜教授主持。

陈彦斌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第一届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研讨会的举办响应了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需立足国情、发展实践的新要求。青年学者们要在理性头脑和扎实功底的基础上,扎根历史,立足现实,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贡献力量。

随后,本次研讨会的发起人邱海平教授致辞。邱海平教授详细地阐释了本次研讨会的性质和目的。他认为,如何选择研究内容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对研究领域和问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研究效果。善于发现和提出学术的前沿问题,是一个人学术能力和学术素质的体现。邱海平教授对政治经济学博士生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活动引导博士生写出扎实的学术论文。

开幕式结束后,在场师生前往明德楼下合影留念。

会议的第二阶段为各大高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关于如何写好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的主题发言,会议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赵峰副教授主持。

南开大学何自力教授指出,坚定的理想和信仰是政治经济学博士生论文写作的唯一理由,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终身,是政治经济学论文写作的核心。谈到选题的意义时,他指出,一个好的选题不仅有利于博士生自身的研究,而且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也有重大意义。要提出优质的选题并写出高水平的论文,需要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经济学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也需要对不同国情、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经济历史有充分了解。

南京大学葛扬教授发言。他认为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研讨会对新时代推动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从立足当代实践、坚定思想、注重历史跨度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四个方面出发阐述了政治经济学论文选题的要点。他指出,能否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是衡量选题好坏的标准之一。与世界范围的经济研究保持研究方法的一致,是将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推向世界的必然要求。

辽宁大学谢地教授首先展示了中国经济学科体系理论基础演变的源流,并指出,随着十八大以来政治经济学的话语权增强,政治经济学在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中发出声音已成为一种必要。紧接着,他从选题范围、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三方面出发提出了论文选题写作的要求。他指出,以生产关系、经济利益关系和经济规律为研究对象并揭示背后的经济规律,是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选题的根本区别。

短暂休息后,会议下半场开始,云南大学张林教授主持会议。

复旦大学周文教授对经济学院举办此次探讨会表示肯定,认为此类活动创意性地将老师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主战场,中国人民大学必将得到学界的积极响应。他同时提出,政治经济学具有治国理政的高度,但目前的研究普遍存在大而空的问题,还需要研究者落脚具体学科,使政治经济学更具学理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胡乐明教授则结合学生的具体研究案例《经济长波、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过程》,给大家呈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他先从经济长波出发,对长波发生的原因、起点、终点以及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联系作了分析,并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经济长波做出了可能的解释。紧接着,他分析了工业革命的内涵和特点,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制度层面的分析多但物质技术层面的研究少是学界普遍存在的缺陷,这需要学者们增加对技术逻辑的研究。

北京大学方敏教授提出,当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缺乏自身的专业特点,这与博士生理论准备不充分和理论性学术文章具有难度有关,同时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方敏教授认为,作为博士生,在研究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领域时,自身首先要有一个理解世界的框架,构建好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解释体系,同时也要清楚问题的来源和理论逻辑。

11月24日下午的师生交流会由清华大学的王生升副教授和朱安东副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中,南京大学张建平、南开大学赵航、中国社科院黄文思、中国人民大学郭百红、清华大学钟雨培、南开大学李明、南开大学赵豪杰、四川大学卢洋、复旦大学高伟杰、复旦大学程广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冯鹏程等十一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论文选题的分享。在场教授们一一点评了论文的优势和缺点,并推荐了相关文献为博士研究生们提供参考。

11月25日上午,本次研讨会的第二场主题发言举行。上半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刘明远教授主持。

南开大学刘凤义教授从政治经济学论文的判断标准、如何培养政治经济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论文选题三个方面出发阐释如何写好政治经济学论文。刘教授指出,判断一篇论文是否是政治经济学论文的标准,关键在于文章中是否具有政治经济学的思维方法。。他认为,博士研究生要培养政治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构建政治经济学的思维体系,不仅需要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还要阅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名家之作。

云南大学张林教授以“拓展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为主题,强调了广泛阅读有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文献对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张林教授认为,在现如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来源趋于枯竭、国内外研究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可以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向拓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杨虎涛教授从自身的研究感悟和查阅博士生论文的经历出发,指出目前政治经济学的博士生论文普遍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特色,使用了大量的西方经济学工具。杨虎涛教授认为,博士研究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中寻求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张旭教授从政治经济学分析、未来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的选题方向以及具体的选题分析三个角度出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旭教授认为,政治经济学分析不能脱离政治经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也不能任意地去构建政治经济学体系。同前面多位教授一样,张旭教授同样强调了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重要性。

短暂休息后,下半场主题发言开始,复旦大学周文教授负责主持。

清华大学朱安东副教授指出了博士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一些问题,强调了“言之有物”的必要性;清华大学王生升副教授从“国家在社会再生产矛盾运动中的功能”的研究方向出发,向博士研究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中国人民大学谢富胜教授指出了政治经济学博士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五种理论创新的可能。

最后,会议总结由中国人民大学赵峰副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邱海平教授总结发言。邱海平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符合最初的预期,也坚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师生继续举办此类研讨会的决定。邱海平教授认为,作为一名政治经济学研究者,博士研究生要有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态度,要坚定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

在与会师生热烈的掌声中,第一届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论文选题研讨会圆满结束。

                                                                                                      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