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与实践讲座第四讲成功举办
发文时间:2020-11-04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第四讲成功举办

2020年10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第四讲在明德主楼729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以“否定之否定——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理念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现代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董志凯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贺耀敏教授主持,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教研室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线上数十名嘉宾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中心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着的对社会历史发展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的演进规律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共和国70余年中,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演绎着这一规律的作用。随后董志凯老师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这一观点。

在投资主体方面,她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是公私、中外多主体,实施了灵活多样的国家经济形态,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抗美援朝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自1956年起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到改革开放后多种经济成分的投资主体出现证明了否定之否定在投资主体领域的应用;在投资优先着力点方面,她主要论述了新中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再到围绕民生的有序调整历程,正是因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完善的产业体系,为十八大之后围绕民生有序调整工业布局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投资决策主导方面,董志凯教授详细讲述了新中国由计划决定到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相关情况。在投资方式方面,她首先从财政拨款到“拨改贷”、“债转股”入手,再具体论述了由上述形式转变为规范资本市场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的历史进程,证明了否定之否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式中的重要意义;在土地资源开发方面则主要论述了从“开垦、围垦”到“有水快流”,再到绿色、可持续,再到主动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演变历程;在中外投资关系方面,她具体讲述了从半封闭到引进来,从引进技术设备到引进直接投资,再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再到“双循环”的历史发展情况。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具体论证,董志凯教授详细说明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的演进规律

随后,董志凯老师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几点启示:一是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了肯定是相对的,否定是绝对的;二是否定之否定是旧方式的扬弃,也是新起点的创新;三是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要坚定地把握改革方向,牢牢坚定改革志向,在突破旧格局中开辟新天地。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贺耀敏教授就本次讲座具体内容进行了点评,他高度评价了董志凯老师对于我国固定资产演变历程中“否定之否定”经济规律的总结,并认为本场讲座对于我们今天了解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演变过程以及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更好地理解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极大的启发价值。随后,他就固定资产投资的演变历程说明了自己的几点体会:首先,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临基础薄弱、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三大刚性约束下,我国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了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其次,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我国治国理政、确保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方式,研究和总结我国固定资产领域的基本经验和成功做法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治理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产业升级,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固定资产投资确保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确保了我国第一产业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重大工程的顺利进行、交通运输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国防工业的率先发展以及一段时期内出口工业的蓬勃发展;第四,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要求。在点评最后,贺耀敏教授表示,在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作用,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和时代任务,需要经济史学界的科研工作者们积极回应,为中国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旨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新探索,发掘出有利于当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伟大经验,并应用于当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道路的发展、完善之中,势必会对中国经济理论、经济史的研究产生积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