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2年中期)”在苏州举行
发文时间:2012-06-14

  6月12日,借助中法学院成立的重要契机,作为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承办,保珍堂艺术品有限公司、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所、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2年中期)在苏州人民大学国际学院举行,这是人大经济研究所自2006年创办“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以来举办的第22期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联席所长杨瑞龙教授主持。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向兵,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刘珺,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保珍堂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华强,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凤良,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刘元春,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段亚林,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阎衍等宏观经济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和苏州市政府、苏州独墅湖高教园区、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等业界代表出席论坛。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演讲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演讲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刘珺演讲


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演讲


联席副所长、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段亚林演讲


  陈雨露校长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对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论坛依托排名全国前列的人民大学经济学科群,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知名的学术品牌和研究高地。论坛努力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整合学术资源,将人民大学学科理论优势与宏观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将深刻思想与科学的方向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人大学者的学术追求和探索精神。陈雨露校长指出,当前中国人民大学正在积极推进繁荣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举措,面向未来,人民大学将更加注重实现社会科学资政育人,协同创新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作用,做好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思想库,不断扩大校地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在区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建设体系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杨瑞龙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刘元春代表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2年中期)——复苏受阻与刺激重返的中国宏观经济》。


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刘元春教授代表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主报告


  刘元春教授指出,在多重因素叠加的作用下,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出加速性和逐步内生性等特点,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再定位,“稳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各类刺激政策开始重返。在现有政策框架和利益激励格局中,“稳增长”将演化为“扩投资”,“微调性”的政策调整将演化为“扩张性”的放松,地方政府将大幅度放大“扩投资”的刺激效应,从而带动投资和消费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中国宏观经济将快速扭转2012年1-2季度加速下滑的态势,并于2季度末出现触底反弹。但由于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深层次结构问题更为严峻等原因,这种反弹不会十分强劲并面临严重的不确定。2012年GDP增速将呈现“前低后扬”运行态势。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报告认为,目前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具有必要性,但在刺激的力度、刺激的领域以及工具的选择等方面需要进行重点把控。
  会上,各位领导和专家围绕人大报告,就在潜在增长速度快速回落的环境中中国实际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本轮经济放缓的底部何在、在全球复苏放缓的大背景中,中国经济是否需要摆脱外部经济的约束进行大规模的刺激、稳增长的内涵是否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过度关注短期波动是否会使中国宏观经济回到老路上,并最终导致中国经济在中期出现“硬着陆”、如何破解中国房地产调控的“两难困境”,如何突破中国结构刚性带来的“增长”与“结构”之间的冲突、金融扭曲显化与金融去杠杆是否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发生变异、货币政策工具是否需要较大的调整等方面主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李振宁主持论坛讨论环节


  论坛讨论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主持。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发表了题为《从潜在增长率谈起,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的演讲。他基本同意用潜在增长率来分析本轮增速下滑,十分赞赏用潜在增长率矫正新一轮的稳增长经济政策,但不赞成从潜在增长率来唱衰新一轮高速增长。他认为,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不仅会直线下降,而且还会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动力依然强劲,经济扩大的空间依然很大,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方式还有很多有利条件。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认为,2012年的经济增长一定能在7.5以上,这是看待中国经济一个基本态势。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目前正在调整当中,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会更合理。他还指出,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经济发展的动力,最后他强调,对中国资本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刘珺的演讲主要围绕欧债危机及对中国银行界的借鉴意义。他对中国银行业有三个判断:一是由于中国银行体系的优点才没有发生大的银行体系危机;二是中国银行体系无论从贷款质量还是不良贷款清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三是要继续进行衍生工具的创设。
  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认为当前经济调整要注意四个“防止”,一是要防止过度的扩大刺激政策,二是要要防止政策的不协调,三是要防止利用国企和政府融资平台的方法来扩大投资,四是要防止政府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采取向民间征税,由政府再去扩大投资的通道。他建议,应把短期应对和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副所长、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段亚林认为,中国目前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衰减,就资源环境而言,经济增长确实很难持续这种结构,同时,竞争优势有所减弱,制度的红利在逐渐的消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简单的模仿空间越来越小,教育的积累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这些都应当引起人们的警觉。
  与会嘉宾睿智精辟的演讲和精彩纷呈的问答,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兴趣与共鸣。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经济观察报等20余家社会媒体对论坛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新浪网对论坛进行了现场直播。

  新浪网的相关链接为: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zghgjjlt_12zq/

(编辑:王宝奎;核稿: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