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总第1期)举行
发文时间:2013-10-30

  10月27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总第1期)在明德主楼728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一级教授胡乃武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经济学院院长助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彦斌教授主持研讨会开幕式。经济学院陈彦斌教授、夏晓华副教授、李三希助理教授、宋扬助理教授,以及经济学院博士生姚一旻、陈小亮和郭豫媚在研讨会上作了报告。
  德高望重的著名经济学家胡乃武教授发表了精彩致辞。他强调,“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并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胡乃武教授认为,第一,要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第二,要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高度来看待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三,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也需要让政府做应该做的事情。改革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通过改革使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二是建立完善的、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市场体系,三是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胡乃武教授致辞

  陈彦斌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的宗旨是从经济理论、历史逻辑和国际经验等多维视角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逻辑和具体问题。陈彦斌教授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有四大特色:一是学院派特色;二是具有超脱性,敢于针砭时弊;三是团队成员老中青结合、以年轻人为主,对经济体制改革充满热情与激情,具有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四是强调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现实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陈彦斌教授致开幕辞


  本期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贫富悬殊的体制原因与改革思路”。七位报告人分别从教育体制、金融发展、房地产、国际经验、劳动力市场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究。
  夏晓华副教授指出,教育是促进阶层和代际流动的重要因素。他认为,收入差距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只有当贫富差距超过一定限度、不可逆和引起社会阶层对立时,才会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教育具有促进代际流动、消弭阶层对立的功能,但是当前中国的教育在破解阶层壁垒、促进底层民众的向上流动和消弭长期贫富差距上的功能正被逐渐弱化。夏晓华副教授强调,当前破除中国贫富悬殊的长期机制是让不同社会阶层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而教育正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长效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夏晓华副教授发言


  经济学院博士生姚一旻全面分析了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姚一旻认为,金融发展不平衡通过三种渠道扩大了贫富差距:一是金融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创立和发展企业的机会不平等,居民间经营性收入差距因此而扩大;二是金融发展不平衡造成了金融业的高收入,是扩大居民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三是金融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居民持有财产特别是房产的不平等。
  经济学院博士生陈小亮分析了房产持有不平等的成因。他认为,由于居民投资渠道匮乏,房产的预期收益较高,而房产税的缺失和通货膨胀压力强化了房产的投资品属性,因此富裕家庭愿意持有大量房产。然而,由于购买房产需要较多资金,政策执行不力导致他们难以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因此贫穷家庭难以持有房产。陈小亮认为,要想缩小房产持有不平等程度,短期内需要继续执行限购限贷政策;长期内要拓宽投资渠道、广征房产税并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
  法国图卢兹大学博士、经济学院李三希助理教授全面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他指出,西方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主要包括保证起点公平的政策,保证过程公平的政策以及对不平等结果进行再调节的政策。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义务教育,保证每个公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立法保证市场体系的公平和竞争性并建立完善的反腐体系,有利于保证所有公民在获取收入的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他还强调,即便做到了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贫富差距的现象仍难免发生,而税收和慈善事业对过度不平等的收入结果有重要调节作用。

法国图卢兹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三希助理教授发言


  经济学院博士生郭豫媚认为,教育投入体系的管理方式对收入差距代际固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央、省级和基层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运作模式下,基层地方政府成为教育投入的责任主体,而各地区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不利于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降低了代际收入流动,导致收入差距代际固化。郭豫媚指出,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大公共教育投入中中央财政的负担比例,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教育投入再分配功能,从而缓解收入差距代际固化。
  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经济学院宋扬助理教授从劳动力市场供需角度提出了中国反贫困的改革思路。他认为,需求方面,要发挥民营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借助政府支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从而增加劳动力的需求;供给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零付费制度并且也要加大对贫困人群技能培训的扶持力度。

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宋扬助理教授发言


  陈彦斌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国贫富悬殊的新特点和根本成因。他认为,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有三大新特点:一是贫富差距高企,形势比较严峻;二是贫富差距问题的核心已经从穷人太穷转变为富人太富;三是贫富差距出现阶层固化和代际固化。这一问题是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陈教授认为六大原因共同导致了贫富差距新特点的产生: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拉大了收入的城乡差异与地区差异;二是增长主义发展模式导致了居民部门份额减少和“国**”的初次分配格局;三是二次分配对贫富差距产生了“逆向调节”;四是第三次分配机制发展缓慢;五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和政府无限权力推动大量财富向极少数人迅速集中;六是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使得富人愈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陈彦斌教授发言


  一百多名老师与同学参加了研讨会,经济学院最大的明主728会议室座无虚席,不少同学还一直站着听会。研讨会讨论环节,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与各位主讲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气氛十分热烈活跃。

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参与者合影


  最后,陈彦斌教授对经济体制改革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进一步强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艰难而又宏伟的任务,需要经济学者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的经济学应该是经邦济国和经世济民的经济学。

(编辑:王宝奎,陆美贺;核稿: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