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启动“经英足迹·调研中国”国情考察团项目
发文时间:2015-04-12

       为培养经济学院学子心系祖国的情怀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加强专业教师对于学生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指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基层实践调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经济学院成立了学生国情考察团项目,支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周末、春假和寒暑假期间开展学术实践和社会调研。项目启动后师生们广泛参与,经过一个月的课题征集和遴选,初步确定了十八个调研课题,百余名同学参与其中。2015年4月8日,“经英足迹·调研中国”国情考察团启动仪式和调研培训会议在明德主楼728召开,经济学院院长张宇教授出席并致辞,课题指导老师代表方福前教授、程大为教授、孙文凯副教授、虞义华副教授、陈占明副教授、魏楚副教授、黄滢老师等对研究课题进行了介绍。分团委书记李佩洁主持会议,分团委社会实践部对即将出征的同学进行了调研培训。

       张宇院长在致辞中指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院启动国情考察团项目希望能够培养同学们“接地气”的精神和在理论学习中的创新意识,通过实地调研提高同学们的政治素质、社会认知水平,促进教学相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导教师代表方福前教授在发言中高度肯定了此次国情考察项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指出经济学是非常强调理论实践互动的学科,理论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他提出的研究题目是《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实践中的应用调查》,希望同学们广泛参与。

       与会老师和各调研组组长合影,经济学院国情考察团第一期项目正式启动。

       在调研培训环节,几位指导教师依次介绍了自己的课题和需要做的前期准备。程大为老师指导的题目是《淘宝村模式对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分析及政策建议——以义乌为例》,她期望这次关于电子商务的调研成果能够成为形成国际商务课程的案例。孙文凯老师提出《社会身份认知及经济影响》的课题,他们将从东中西部三个区域选择典型城市和农村去开展调查。虞义华老师的题目是《我国核电公众接受度影响机制探究》,他希望除了本小组成员外,其他组的同学也帮忙在各地做问卷调查。陈占明老师提出了他一直以来感兴趣的研究《农村沼气推广应用现状与问题》,希望学生能够吃苦耐劳,坚持做好调研。黄滢老师负责的题目是《中国贫困地区绿色发展潜力和阻碍因素分析》,他们选择以低保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不同地区人群享受低保的情况,因为涉及到大量在贫困地区的实地调查,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寒暑假广泛参与。魏楚老师为此次调查准备了四个选题,研究居民的能源消费及对外界因素影响做出的反应,这是他们一直在做的研究,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李佩洁老师介绍了分团委将在春假期间组织学生前往福建开展生态经济发展调研并探索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表示可以帮助其他课题小组在该地区发放问卷。杨志老师虽因事未能到场,委托了博士生刘映月来介绍他们的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生产方式现状调研——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享了他们以往的调查经验,给了考察团成员很大的鼓励。

       最后,分团委社会实践部的负责人张伦萍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国情考察团《项目实施细则》,提示了时间安排、安全、财务、信息报送和成果展示等问题。学生代表黄紫婷与大家分享了前往贵州农村参加“千人百村”社会调研以及参加“能源青年行”到广东及湖南核电站附近的农村进行调研的经历和体会,提出了很多具体细致的建议,帮助同学们加深了对实地调研的认识。调研培训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经济学院学生国情考察团的由教师提出研究课题,同学根据兴趣和时间安排自主报名,课题负责人择优选拔调研组成员;学院团委对遴选参与调研的同学进行统一培训,包括基本技能、财务要求、安全事项等,并为同学购买相关保险;课题负责教师对于本调研小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例如调研方法、数据收集及初步处理、调研报告撰写要求等;教师带领或指导同学实地考察,撰写调研报告。第一期的这些课题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指导老师正在研究的课题,二是指导老师为了本次考察团活动专门提出的问题,三是学生们参加“经英杯”论文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活动中自发提出的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申请国情考察立项。这三种方式产生的选题都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理论现实意义,可行性较高,能够保证国情考察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

       第一批国情考察团队将于春假出发,前往祖国各地。学院将在其后举办阶段成果发布和分享会,总结经验,并适时启动暑假国情考察项目。希望通过国情考察,促进同学们将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调研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升整体研究能力,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编辑:陆美贺;核稿:王宝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