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引进来 走出去 沉下去——经济学院人才工作纪实
发文时间:2013-03-26

■ 记者 降瑞峰 谢天武
  

  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理论重镇,我校经济学院承担着培养高层次杰出经济学人才、构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教育高地、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建言献策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的使命。
  

  近年来,全院师生员工牢固树立“一流的学院建设关键在于一流的人才队伍”的思想,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为经济学院整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放眼全球 广纳贤才
  

  正如校党委书记程天权在经济学院调研时所说:“经济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秀人才,必须用环境留人、制度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使学院成为荟萃一流经济学人才的重镇。”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经济学院“人才强院”战略的重点之一。


  曾经一段时期,受各种条件所限制,经济学院的人才招聘工作主要是面向国内,在引进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的同时,也在提升国际性方面陷入被动。近年来,借力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东风,经济学院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提供良好的事业环境和科研环境入手,加大高水平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政策的有效引导和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了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到这片热土建功立业。新世纪以来,学院先后从美国、英国、香港地区等知名学府引进海外博士22人,给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2年1月,正在参加美国经济学年会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代表团面向与会的经济学者广发“招聘贴”,公开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选拔优秀人才,极短的时间就收到159份应聘简历。申请者大多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慕尼黑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研究背景包括宏观、微观、计量、贸易、政治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几乎涵盖经济学各个领域。


  “引进一个人才,发展一个团队。”用这句话来描述经济学院引进人才的模式颇为恰当。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拥有多学科背景的陶然博士2002年加盟人大经济学院,十年来,在学院的支持和本人的努力下,陶然已经成为国内转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农业政策的经济分析、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也为经济学院引来不少“洋面孔”。201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博士Peter KELLY经过系列笔试面试后,受聘为人大经济学院的一名讲师。工作以来,Peter KELLY利用经济学院的高端平台开展了农业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还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以特聘教授、首席教授、客座教授等多种方式,“请进来”,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科研人才资源。近年来,经济学院先后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里茨、蒙代尔、泽尔滕等学术大家为名誉教授,聘请日本经济学会会长森栋公夫等国际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聘请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原经济系主任李彤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为讲座教授,邀请他们来校讲学,开展交流合作,指导相关的学科建设,还通过他们牵线搭桥,建立与国外知名学府的友好往来。其中,2011年以来,在李彤教授的大力协助下,经济学院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全国高校微观计量经济学高级研修班,并邀请到了《计量经济学杂志》主编萧政,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福特基金教授、《兰德经济学杂志》主编菲利普?黑尔,《计量经济学》合作主编让?马克?罗宾,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经济学年评》编委会委员查尔斯?曼斯基,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兰德经济学杂志》合作主编、《美国经济评论》副主编阿里?霍达斯库,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所长、《计量经济学杂志》编委会委员安德鲁?切舍等国际微观计量经济学界的顶尖学者来经济学院授课,有力的促进了学校乃至全国的计量经济学学科发展。


  经济学院积极开展“世纪经英论坛”、“经济学沙龙”、“开放经济论坛”、“杰出院友论坛”等品牌学术活动,聘请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常务副主任朱之鑫、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德水等为兼职教授,实现高校与政府高层及著名企业的良性互动。


  按照经济学院正在实施的“海外英才引进计划”,到2013年年底,学院将实现从海外一流大学引进10-15名优秀学者,在海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0%的比例,外籍教师比例达到10%,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海外兼职教师队伍。



精心培育 锤炼菁英


  中国人民大学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八大举措提出,“要不拘一格,加强引进高端人才和高端后备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全面实施人才‘3231’计划,在用人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上大力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对于发展中的人才队伍,陈雨露校长要求经济学院不断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长期以来,经济学院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地位,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点、创新举措全面谋划和推动人才工作。按照学校的整体规划,经济学院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选用、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坚持把品德、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拘一格选人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由此形成了浓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和“人人争作贡献,人人力争成才”的氛围。


  学院极为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实施学校关于人才工作“走出去、沉下去”的整体要求,通过有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和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企业等地挂职锻炼等,搭起青年人才成长的阶梯。


  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寻求机会,组织、安排学术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访学研修。几年来,通过积极配合学校实施“教师国际培训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教师学科前沿国际培训”等工作,共有30余人次赴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半年以上的访修,使学术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不断开拓学术视野,拓展学术领域,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学院鼓励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沉”到社会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考察调研,先后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神华集团和贵阳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据统计,目前,学院已有6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都有6个月以上海外一流大学的研修经历,海外研修比例在国内经济学领域位列前茅。


  现任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创办人之一、青年学科带头人刘元春教授的成长之路,凸显出经济学院对于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培养。以一篇博士论文《动态宏观视野下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并赢得国内经济学界广泛赞誉,刘元春于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随后,刘元春与经济学院的同仁一起联合实务领域的研究专家开始组建并举办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基于他对宏观经济研究的深入造诣和突出成果,刘元春获得首都教育创新标兵称号,并率先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前,经济学院有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名特聘教授,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奖,5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学院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激发人才创新热情的催化剂。经济学院狠抓制度建设,强化体系管理,先后出台了《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海外发表论文奖励办法》等文件,从科研项目设置、学术管理、评优奖励、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形成了科学、健全的管理体系,并在管理过程中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极大地优化了人才创新环境和工作环境。


  管理、激励、留住、用好人才的一整套制度和措施,使得经济学院拥有了以林岗、杨瑞龙、黄泰岩、方福全等教授为代表、享誉国内外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也培育了一大批在经济学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如张宇、周业安、刘元春等,为学院迈向世界一流夯实的人才基石。



搭建平台 用好人才


  “优秀的经济学家不仅需要荣誉、需要重视,更需要适合他发展、实现他教育梦想的平台。”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的一席话说出了人大经济学院的人才观。


  新世纪以来,经济学院在坚持引进高端人才、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积极利用学院现有的各项科研平台发挥各位教师的优势和特点,在实践中提升和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


  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成立研究中心或联合召开定期经济学论坛成为经济学院学者担纲的重要学术平台。2004年,经济学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蒙纳士大学高级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学术培养和学术交流活动。2004年,由经济学院联合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日本当代经济问题和马克思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全球化的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论坛在我校首次举行,2006年9月,来自10余个国家的40多位学者与国内学者在我校召开了第三届论坛。2005年底,与日本三井信托银行合作,联合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三井中央银行信托经济学讲座”项目。2005年,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财经大学合作,联合举办了“中俄高级经济论坛”。这些研究中心和国际论坛的成立,一方面开拓了经济学院诸多学子的国际视野;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些国际化平台,经济学院的教师学者得到了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的机会,在家门口实现了学术交流与国际化能力的提高。


  自2006年11月起,经济学院与国内多个经济研究机构联合发起主办全国规模最高、影响最大的宏观经济研究和预测论坛——“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发布报告被列为中国人民大学“三大发布指数”之一,其成果上报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作为决策参考。


  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举行的历次活动中,为了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经济学院力图在现有的科研骨干的带动下,力邀具有科研潜力的年轻教师参入。从历次论坛情况来看,参加论坛写作的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已经逐步形成一支年轻、有活力的科研队伍。


  而为了解决海外引进人才“水土不服”,不了解国情的问题,论坛也吸纳了一批海外教师参与研究,与大家交流融汇,增进思考。


  截止目前,承办论坛和经济研究所的骨干人员刘元春等多次受邀参加中央有关部门的形势分析会,以及在重要论坛上发表演讲,并有多位专家直接参与中央和地方“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2011年4月,经济学院赴美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了“中美宏观经济圆桌论坛”,迈出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当年9月,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这也是继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多次在上海举办之后,首次移师全球金融中心香港。两次论坛上,人大经济学院学者的学术水平和论坛表现受到香港和内地学术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并获得广泛好评,是经济学院践行学术成果“走出去”的又一次重要表现。


  正是依托经济学院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严密的人才培养规划,一批批人大“经济学人”在广阔的经济学舞台上施展才华、砥砺品质、锤炼作风,赢得了业界的尊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段时期以来,经济学院的人才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重要刊物上每年都有论文发表,其中CSSCI论文825篇,SCI/SSCI/EI论文64篇,出版专著67部,承担国家级重大课题项32项,另有省部级课题近百项。其中5项成果获孙冶方经济学奖,12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2001年至2008年共有五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等多部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省部级精品教材。


  当前,经济学院正按照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标准,努力建设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术队伍,以一流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和一流的管理,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一流人才。


  在经济学院“十年腾飞”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院的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根据学校“十年腾飞”学科建设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经济学院各学科将在多数可比指标中居世界前列,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教师队伍等方面整体上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造并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人大经济学派”。


   “今后,我们将吸引更多的优秀经济学人才汇聚人大,经济学院的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也要不断提高,做好世界一流经济学院应有的人才保障。”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宇教授说。

(编辑:王宝奎 吕媛媛;核稿: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