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国丨发挥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实现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五台篇
发文时间:2022-03-15


“案例中国”学术实践项目是我校开展的学生学术实践专项改革试点,注重体现“突出案例研究、提前发布选题、公开报名遴选、教师精准指导、深耕实践基地、强化过程管理、突出成果集成”等特点。本次案例中国共有18个调研项目,其中有10个项目由经济学院教师进行专门指导。经院一家人特推出案例中国系列调研活动跟踪报道,展现经院风采,厚植实践精神。

1.jpg

案例中国”山西五台调研纪实总结篇

 

1 调研概述

2021年10月5日至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师生13人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山西省五台县,围绕“案例中国”项目《发挥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实现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山西五台县和五台山红色教育旅游脱贫为样本》,进行了为期5天全方位、多角度的实地调研。

在本次调研中,整个团队走访了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台怀镇东台沟村等五个村落,前往了五台山毛泽东路居馆、徐向前元帅故居等多处文旅景区景点,与村民百姓、景区游客、旅游业从业者、政府工作人员等多个群体进行交流、实施访谈并搜集调研问卷。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整合调研所形成的问卷、数据、感想认知,结合前期所做的背景整理,展开进一步分析与归纳,总结特点与经验,并试图给出理论解释和对策建议。

十月的山西早已泛起凉意,今秋突如其来的雨季更对团队的各项准备提出了严峻非常的要求。但事实证明了每个人的恒心与毅力,展现了人大学子的风采与面貌,更让每个成员对本次旅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验。这次难忘的旅程会激励着所有人继续研究、不断探索。

 

2 调研思路

本次调研地山西省五台县曾长期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推行“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在2019年实现了全县脱贫摘帽。该年生产总值为51.92亿元,其中第一、二和三产业分别占比10.56%、24.03%和65.41%,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立地条件相对较差、低收入群体规模相对较大、产业发展不稳定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具体而直观地反映了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内涵,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夺取脱贫攻坚胜利提供重要支持。作为革命根据地,五台县有丰富的红色教育旅游资源,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白求恩纪念馆及模范医院旧址、徐向前元帅故居与纪念馆等。同时,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台山位于五台县与繁峙县之间,是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旅游。因此,如何利用好五台山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扩大现有红色教育资源的旅游规模和服务水平,巩固脱贫成果并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调研日志

10月5日

10月5日是正式调研的第一天,我们乘坐大巴从北京海淀前往山西五台。经过将近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当天傍晚,我们抵达了五台县城。休整过后,我们开会讨论了未来几天的行程规划,确定了第二天的具体安排并联系了当地的有关负责人。

10月6日

10月6日上午,我们先后参观了永安村的徐向前元帅纪念馆和故居,这是五台县建设最完善、知名度最高的红色旅游景点,我们通过影像资料、珍贵文物等,从多角度了解了徐向前元帅波澜壮阔的一生。

下午,我们乘车前往松岩口村白求恩纪念馆进行了学习参观。展览馆不大,却囊括了白求恩发明的战地手术台、多种手术刀、白求恩住过的四合院和野战医院的微缩模型等等。学习完毕后,我们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村民家里进行调研。根据当天的农户调研,我们对五台县农户的生活情况、就业方式以及和红色旅游的关联度形成了初步印象——许多村民以农业为生,包括玉米种植和肉牛散养;还有个别村民是五台山旅游业的参与者,从事佛珠制作和加工。

山西五台调研纪实1

10月7日

10月7日的五台山之旅开启了实地调研的第三天。登上五台山的几百级阶梯,我们来到了毛泽东路居纪念馆。迈过红色木门的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两位伟人的白石雕像,刻下了他们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音容笑貌。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小院里,我们采访了很多游客,从需求侧了解五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知名程度和独特优势。有趣的是,我们还偶遇了一位教政治经济学的大学老师,她和她的家人同样在研究、筹备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问及原因,她说她希望能够把老兵故事传递下去,把爱国精神延续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党革命建设的历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

下午,我们在五台山脚下的东台沟村进行了入户调研。这次的调研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五台县农户生活状况的认识,更让我们意识到五台山旅游业对周边村落的发展极富带动作用。

山西五台调研纪实2

10月8日

10月8日,我们前往五台县的模范村之一——闫家寨村,进行调研活动。下车后,我们首先来到了村委会,在这里,村支书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村内的基本情况和乡村振兴的规划。依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光寺,闫家寨村的乡村振兴具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红心古貌”项目,“红心”指的是红色旅游建设,“古貌”指的是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我们抬头即可见墙上挂满了闫家寨村几十年来获得的各种金光灿灿的奖项。

会后,村支书带领我们入户调研。走在平坦的马路上,别致的两层角楼、整洁的街道、街角懒洋洋晒着太阳唠闲嗑的老爷爷们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模范”的意义。通过对农户的走访,我们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他们对“红心古貌”项目的参与度,也发现了如青年劳动力流失、项目开发尚在规划建设阶段等等问题。

访谈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对岸的佛光寺。巍峨参天的古树、檐牙高啄的寺院和坡度极大的台阶都充分展现出魏晋唐朝的古朴大气。解说员对寺院建筑结构和历史文化的介绍让我们收获颇丰,也从侧面为闫家寨村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山西五台调研纪实3

10月9日

10月9日是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乘车来到了李家庄村。和闫家寨村十分相似,李家庄村也是五台县的模范村之一,同时也有一座知名寺庙——南禅寺;但不同于闫家寨村的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和知名度的差距,南禅寺有待保护和开发,对李家庄村起到的辐射作用比较有限。

 

参观完毕后,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在李家庄村进行入户调研。与同样是模范示范村的闫家寨村相比,李家庄村的生存环境显得更加窘迫一些——黄土坯做成的高墙(把黄土放入木头模具做出黄土砖,再将黄土砖垒成墙,砖与砖之间用草木混合过的黄土黏合)在连绵雨水的冲洗下逐渐变形,有部分墙已经出现掉落的情况;周边地势较为险峻,耕地破碎,难以大规模种植作物;村民种的枣树好不容易到了收获的季节,却因为连续阴雨一无所获。尽管如此,我们调研发现,在扶贫政策的大力推广下,村民的生活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村里还有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女孩考上了大学。由于李家庄村和闫家寨村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许闫家寨村的发展经验可以应用于李家庄村,这一点有待后续研究。

山西五台调研纪实4

 

4 调研感悟

虽然行前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分析整理、问卷设计、调研的主要目的和问题等准备工作,案例组也进行了多次线上线下讨论,但通过这次五台县的实地调研访谈,估计大家跟我一样,感觉收获满满,了解到了许多之前不曾看到和想过的现象和问题,深刻体会到中国国情之复杂、利用好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实现全面脱贫及乡村振兴意义之重大和任务之艰巨,理解了为什么说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调研就是对这座“富矿”的挖掘,希望同学们用好研究好调研回来的信息,通过案例中国项目的实践,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

——李琼老师

本次调研实践我走进了山西省五台县这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山西五台县是一片厚重的土地,这一方面在于五台县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拥有无数厚重的文化财富,另一方面则在于农村的土地上勤勤恳恳谋取生活的人们。深入了解当地的文旅资源和农户生活情况后,我了解学习了当地利用文旅资源帮助当地贫困户脱贫的经验,同时也意识到在脱贫之后乡村振兴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和努力。

——林楷哲

红色教育旅游产业的建设非一时一地之功,五台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但面临着资源分散、单个景点宣传影响力有限、各红色景点缺乏联动的发展障碍。同时,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具有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发展的旅游业增长极地位,如何在避免极化效应的同时利用好五台山的辐射带动作用,是五台县红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议题。而要使红色文化助力乡村发展,则需要在其教育作用之外强调其经济影响力,实现与当地其他产业的联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劳动力问题、传统农业转型、周边服务吸引力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是五台县红色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吴兆炜

这次在山西五台的调研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比较“像样”的农村调研,也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我第一次用双脚走进了华北乡村,与真实的华北农民细细交谈,直观感受到了当地农民生活的酸甜苦辣。我记得,儿女收入有限,自己身患疾病但仍要在我们临走前塞上三个苹果和一把糖的阿姨;靠低保和帮村里扫街,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子女,还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的母亲,还有当我们问:“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吗?”时,被问到的每一个村民,不管他们的收入多寡,都回答的是:“会”……

过去的五台曾燃起过革命的星火,今天这里也已经跳动着新时代的火焰。我相信,在李老师和王晗师兄的指导以及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描绘出新时代五台的样貌,总结脱贫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吴柯嘉

每一次集体调研,不仅仅是体验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经历,更是触摸基层、了解时代脉搏的机遇。

走进山西五台,我了解的不仅仅是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的状况,不仅仅是脱贫攻坚的经验以及乡村振兴的前景,更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一次次与农户的交谈,让我读懂了乡土文化的悲欢,读懂了晋北人民的歌哭。面对农村空心化的现状,我不止一次又一次地想起陆铭老师在他的《大国大城》的观点——“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但是,当我在一个个乡村中感受到中国农民那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时,我觉得,乡村振兴还是应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每一次出行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新体验,因为“或者旅行,或者读书”。初到五台,我最难以忘记的是在霖铃的夜雨中阅读《中国在梁庄》,而当我行走在五台的乡村之中时,便有一种“古老、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天然联系,把我的目光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我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与归宿”。

——王强

关键词:破局

中国人熟知这么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国家不发展、发展得不好,就会被别人欺负,一个地区不发展、发展得不好,当地人民就不能幸福地生活。当今中国,没有应不应该发展的问题,只有如何发展、发展得好不好的问题。得了天时地利的地方,自然先发展了起来;区位劣势,底子薄弱的地方很难复制前者的经验,又应当如何破局?五台县的调研中,我的见闻反复向我诉说这个问题,我的思绪不停围绕发展问题展开。一个历史上形成的红色革命老区,又坐拥秀丽的名山大川,可造就它的优势的环境条件亦令其落在了经济队伍的末尾。一县的发展问题如此,红色旅游的发展问题也如此。公益性的旅游景点、纪念馆,精神的崇高性、形式的单一性和效益的限制性同时摆在眼前,它是成为一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陪衬,还是成为融入血脉心灵的发展动力,产出不可或缺的效益?红色旅游本身,及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交互,也需要破局,突破瓶颈,打通堵点。

——王森

短短五天时间,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领略了自然风光,感受了红色文化,聆听了农户脱贫奔小康的经历。这次调研使我能够真正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最真实、最迫切的关注,了解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我感受到了五台县农村生活条件及农民精神风貌的改善,看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趋势。同时,我也看到了五台县发展面临的困境,如农村劳动力流失、红色旅游经济效益有限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能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将调研所见所思转化为有价值的报告,为调研画上圆满句号。

——刘嘉仪

2.jpg

调研团队于李家庄村宣传墙前合影

本次调研走访了许多村庄和景点,对现实世界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1.“两不愁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虽然目前许多脱贫户的绝对收入还不高,但是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在我们的走访中,农户的住房及庭院基本干净整洁,孩子依然在接受教育。通过种地、领取低保金、领取粮油米面等方式,能够实现吃饱穿暖。

2.在既有的城乡结构下,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有许多共性,比如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现代产业、特色产业等等。但因为各自的具体条件不同,走出了各自特色的发展之路,有的村适宜养牛、种蘑菇,有的村适宜种植大棚蔬菜,有的村适宜发展旅游服务业等等。

3.乡村振兴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工作千头万绪,各方面都要做好协调配合。五台县一方面正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掘红色资源和古建筑资源,以“红心古貌”为依托推进乡村振兴。

——王晗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在五台的调研之旅中,我们沿着红色之路,追寻英雄足迹,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村庄的脱贫之路,

身临其境,方知初创之艰难;瞻仰故地,更感先贤之崇高。通过本次调研,我更加体会到要牢固树立新时期的革命精神,脚踏实地,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莹

从校园和教室走出,放眼更广阔的世界,亲眼看到、亲身体验中国真实的面貌,这是我们身为人大人铭记校训、践行理想和情怀的行为实践。通过这次调研,大家走进山西省五台县,从徐向前纪念馆等红色旅游基地到佛光寺等文物古建,从与当地政府的座谈到对村民的面对面访谈,我们真切地了解到了红色旅游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其中既有良好的利用和规划,也有困难和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值得借鉴、亟待解决。经过几天充实的调研,我收获颇多,产生了许多未曾有过的思考和体会,也更将希望投身于中国的建设发展。

——武雅欣

五台之行是我第一次走近山西这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农村”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对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对农村已经有了很多想象,但直到我的双脚踩在这一方黄土地上,我才知道他们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模样——“煤改电”推行已久,但实际上农户用不起电,依旧在用煤炭甚至柴火;村里有机械推广,但由于山西多山,地块破碎,农户家里用于收割玉米的机器已经落了一层灰;在县城学校成绩优异的女孩儿,但是因为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只能用着七八年前的高考题和九年级的英语教科书,复读了三次终于考上一所大专……全面脱贫已经实现,但至于如何防止返贫、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以及如何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红色旅游,这个近似于公益的项目,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研究给这些淳朴善良人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李加缘

再次踏上五台的土地时,它不再是被当做一处普通的旅游目的地,而是一个丰富又引人关注的调查对象。我们用脚步串联起每一个红色坐标、将统计年鉴中的数字转化成入户调查的真情实感。这段行程不仅仅是对我们调研方法的培养,更是一次人文情怀的塑造。

——周新祁

再次来到五台,很幸运能走近这片土地的一些人、一些事。看到因病致贫的农户通过低保改善生活、摆脱贫困,听着村书记悉心介绍依托“红心古貌”的规划展望;也看到村里漂亮的学校空无一人,也听着村里的老人感叹“村里没什么年轻人了”。乡村该向何处去?乡村振兴绝不是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要有发言权,还需要剖析思考,找到最本质的规律特征,更好地付诸实践并适时调整。五台是我调查的起点,定不忘这胜境中的人、胜境中的事,随初心,砥砺向前!

——王菲

作为五台的邻居市民,我对她熟悉却又好奇。参加项目以来,我看到了耳熟能详的风土人情和现象表征被一个个数据表格阐释分析的过程,对这片土地的科学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虽然未能成行,但我全程关注着我们的团队的脚步走过五台的显山与隐村,对鲜活的人与物做出了详实的记录,看到了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信我们可以再接再厉,分析转化,为五台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方法路径。

——卢泽云

 

5 总结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五天的实地调研已经结束,但我们对五台县红色旅游资源的脱贫之路还在探索的路上。在五天的时间里,我们切切实实走进村子里,用耳朵聆听,用脚步丈量。在探寻红色旅游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振奋人心的革命之旅,领略革命英雄的奋斗精神;在对当地旅游资源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欣赏到了五台山秀丽的风光与精妙绝伦的文化建筑;在入户调研的过程中,一次次访谈使我们意识到——这是一群脚踏泥土认真生活的人,是一群为美好奋斗多过抱怨的人,是一群再可爱不过的人。这些村庄正在乡村振兴的奋斗路上,它们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的缩影,正驰而不息,驶向未来。

对于实践团队的每个成员而言,我们收获满满。只有深入群众,才会真正了解群众心中所想,心中所念,才可以真正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正如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总结,进而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些都是在课堂中难以学到的,也是本次案例中国调研带给我们的收获。

感念而归,不忘初见。我们要特别感谢当地政府对我们调研的帮助与支持,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调研的任务。接下来,调研团队将对实地调研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分析红色旅游资源对于乡村发展的影响,探寻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立学为民,治学报国,我们一直在路上!

 

转载自新火五台
编辑丨网络中心 项怡昊
指导老师丨程万昕 李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