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举办第25期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讨会
发文时间:2018-04-03

   2018年3月30日14时,第25期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研讨会在明德法学楼501教室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了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徐华副教授进行主题报告《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信贷风控的制度与文化》。经济学院王珏、黄淳等老师、经济学院硕士生、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专业的博士后、博士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徐华老师长期致力于制度经济学研究,对于经济制度与文化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思考。本次讲座徐老师从历史回顾和文化比较的角度,对当代银行业风险控制的理论误区和现实困境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首先回顾了量化风控技术(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风险量化评级是如何从美国占领全球金融市场,并指出了这一过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量化困境”。接着其根据对北京、深圳、江苏等省市60余家商业银行风控机构的实地调查经验,提出量化风控模型在中国明显“水土不服”,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银行业信息失真,二是征信等信息严重缺乏,导致该模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在具体操作中,中国的银行业往往设置多重人工审查,只是把量化风控当作“摆设”,徒增工作量。最后,徐老师就“西方的量化风控为什么在我国移植失败”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并在一种企业和银行互动的文化角度给出了答案:讲到有限责任公司,西方是“真法人”,中国则往往是“假法人”,不恪守财务纪律。站在银行的角度,企业的还款能力往往不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而跟企业控制者的社会地位、人脉关系等相联结。在此背景下,风控模型所需的数据成本极其高昂。

   讲座后,徐华老师又与在场师生就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中国商业社会的软契约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徐老师的演讲观点犀利、深入浅出,得到了黄淳等老师的高度评价以及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

(供稿:王庆;编辑:陆美贺;核稿:李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