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黄泰岩:“一带一路”:高水平的开放促高水平的改革
发文时间:2015-03-13

    “‘一带一路’对辽宁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辽宁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自贸区建设加强与东北亚合作,这将是辽宁未来发展的支点。”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黄泰岩今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以开放促改革,更要以高水平的开放促高水平的改革。

    发挥区位优势打通陆路到海上通道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要实现经济转型,缺两个东西:技术和创新战略,日本、韩国在这些方面远远领先于我们,怎样利用区位中心引进技术,同时开展研发合作带来产业提升,这是辽宁下一步应该做的。”作为一名经济学家,黄泰岩代表对辽宁本土经济发展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

    “第二个是资源。蒙古和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资源。”黄泰岩说,辽宁下一步要做的是自贸区建设,通过这个改革高地,使自身东北亚枢纽的作用发挥起来。通过自贸区改革政策推进互通互联,打通海上交通和陆路交通,连接日、韩、俄罗斯形成经济格局。“通过高铁建设连接北京、天津到大连港、营口港,再连接韩国、日本和朝鲜,向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过渡。我们可从打通陆路到海上通道来连接这个过程。”

    “大连是一个重要支点,能够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一个交汇点。一带一路在辽宁可以构成两者之间的连接。”黄泰岩表示,丝绸之路是一个大概念,不同于古代的丝绸之路,而是试图打开中国海上陆路交通,向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开放,这是一个高水平全面开放的过程。辽宁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发展优势,因为在东北,只有辽宁有海上交通,如果加以充分利用,可以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形成开放格局。

    外联内引实现产业升级

    大连正在“抢滩”自贸区审批,对此黄泰岩指出,大连自贸区有其自身独特性和唯一性,从国家角度,“三圈三带”是构成我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辽宁在三圈的""里,按照环渤海的国家发展战略辐射北方腹地,一个是内蒙古东部,一个是吉林和黑龙江。通过辽宁这样一种环渤海经济圈概念实现腹地开放,形成陆路辐射。

    “辽宁的产业发展目前相对比较孤立,老工业基地、装备工业基地很难发展起来,很难形成一个产业群、产业带的概念。”黄泰岩表示,辽宁一方面要利用日本、韩国的技术来提升辽宁的产业,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同时利用北京、天津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来提升东北装备制造业水平和产业升级,实现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这是一个"外联内引"的概念。辽宁下一步应该在这个方面多做工作。

    中韩自贸区谈判已经草签,基本进入落地和实施阶段。“利用中韩自贸区引进韩国的技术和新产品,对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的改造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说是画龙点睛的作用。”黄泰岩指出,通过自贸区激活目前已有的大型企业,利用韩国技术提升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实现产业高端化,对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打破惯性思维高水平开放促高水平改革

    “自贸区是一个改革高地,辽宁可以通过自贸区全面改革来推进政府改革。通过开放促改革,要用高水平的开放促高水平改革。”黄泰岩说,辽宁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还有比较浓重的计划经济传统,包括思维和很多做法,因此思想解放十分重要。

    “政府提出制定三个清单:权力清单、监管清单、负面清单,这三个清单出来,先是给政府强化权力运行制度监管,同时放活民间经济。”他表示,中国每一轮的改革发展,都离不开体制和思想的解放。

    “东北的企业家在东北发展往往受限,发展不起来,民营经济,大的企业家,一到北上广深就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小微企业中小型企业到深圳,上海去都做得比较好。”黄泰岩打了个比方说,一池子鱼中有一条鱼生病是鱼的问题,一池子鱼都生病可能就是池子的问题或者水的问题。东北整体民营经济缺乏活力,企业家的成长速度缓慢,说明我们大的环境、文化还是有问题的。这里有历史的惯性,传统思维的定势。“用开放促改革,更要用高水平的开放促高水平的改革。自贸区建设会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这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打破思想和体制束缚是一个巨大的动力。也将大大激发东北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冲刺。”

    (原文链接: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5-03/13/content_19811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