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张可云:警惕北京市政府搬迁被市场炒作
发文时间:2015-06-17

   北京市政府将搬迁至通州的消息最近再度见诸媒体,引发广泛关注。北京市政府搬迁是一个已经讨论多年的话题,此次旧事重提虽有中央与北京市政府大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但目前尚无权威部门认定,而且由此衍生出的一些传言也经不起推敲。


  比如有媒体称“北京市四套班子将在今年国庆前夕全部由城区迁往通州区”。在中央作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决策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是必然的,搬迁市政府以解决中心城区拥挤问题也是可选方案。但市政府搬迁目的地不只通州一个,还有其他可选地区。虽然不能排除通州成为最终选择,但今年国庆节前夕完成搬迁缺乏可信度,毕竟时间过于仓促。


  还有人说“以后北京四环以里的地区归中央直管,北京不再投资建设,四环以外归北京市管理”,这种无稽之言不足为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影响广泛,而且操作成本极大,未经长期、详细论证不可能轻率作出如此大规模调整。另据规定,将北京中心城区划归中央直接管辖需要事先修改宪法,不经修宪便作出与首都有关的调整是不可能的。可见,改变行政区划纯属谣言。


  尽管搬迁传闻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其间还夹杂一些谣言,现在还是出现通州房地产价格暴涨和通州概念股走强的情况。在某些人大肆炒作下,一些人似乎看到投资通州蕴藏巨大回报,并为此摩拳擦掌。但有两个问题他们可能没想清楚:第一,即使北京市政府迁至某一个地区,当地房地产价格就必然上涨吗?那个地区的企业因此就有更多获利机会吗?第二,是否有少数人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故意炒作通州概念?


  政府所在地一般人气较旺,确实能够带动房地产价格上扬。但政府部门集中地也会因人流增加产生拥挤效应,进而对房地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一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取决于地区发展生命周期阶段、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是否成为政府驻地并非唯一关键。另外,政府部门集中会对当地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其影响并非都是“利好”。即使北京市政府最终确定搬至通州,也不应该被市场大肆炒作。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人或机构夸大通州投资机会以借机获利。近几年来,利用所谓热点概念引诱股民的例子不少。例如,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后,就先后有人将保定、天津等地作为首都副中心炒作,诱使一些民众跟风上当。这些教训值得汲取。


  我国已经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社会民众对政府决策与市场机会的判断是否理性,是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流言止于智者,社会大众要理性判断北京市政府搬迁传闻,以免被别有心机者钻空子。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