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张可云:“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视野、操作重点与影响展望
发文时间:2015-06-18

  “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是中国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宣言,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战略的明确,是中国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一个标志;“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在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最近公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称《愿景与行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框架,但具体行动方案尚在探索与讨论之中。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实现多赢,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愿景与行动》展现出中国崭新的国际视野,其落实不仅会为低迷的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必将改变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超速崛起与随之而来的世界影响力日益提高,正在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格局。2013910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与印度尼西亚访问期间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构想,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20153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一带一路”这一彰显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构想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由最初的构想,到战略的确定(由《决定》提出),再到行动框架(由《愿景与行动》提出)的敲定,期间仅仅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在中国中央决策者心中的份量之重。

 

  《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由这一表述不难看出,在世界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后中国调整了全球定位,确定了新的国际视野。这既展现了中国通过全方位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的雄心,又展示了中国谋求通过充分发挥日益增大的国际影响力来充当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能量的愿景。“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中国的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69%,而这一时期全球经济总量居前10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巴西、意大利、俄罗斯、印度,按2012年经济总量大小排序,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DI)”的原始数据计算)的全球增长贡献率总计为59.4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超过了世界前10中的其他九国之和。正因为如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走出去”战略的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设计清晰地勾画出了“东西两翼张开、海陆并举”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众所周知,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施的是沿海开放战略,对外开放处于局部地区探索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实施了沿边开放战略;20013月,“十五”计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优势。这些优势与强大的经济影响力综合作用,便形成了推动中国“走出去”和吸引世界其他国家积极与中国合作的强大驱动力。毋庸置疑,中国在技术创新、资源禀赋、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腿,与“走出去”相辅相成的“引进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先天的不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全方位开放将会为中国增添更多的活力。在全方位开放的同时如果能在国内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方面下足功夫,中国还会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

 

  回顾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中国的强盛曾经影响了整个世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中国就已经搭建起了贯通东亚、中亚、西亚、欧洲与非洲的桥梁——丝绸之路,这条国际通道在世界经济交往与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又名陶瓷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宛如一条丝带,将世界各大洋周边的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一带一路”的盛衰,折射出了中国发展的起起伏伏。

 

  中国最近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虽然承接了历史留下的一些元素,但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较,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一带一路”已经不只是单纯的陆上与海上国际交往通道,而是一个借助历史符号构筑的全球联系网络;如今的“一带一路”已经不只是中国的丝绸与磁器等传统优势产品的输出和其他国家的产品与作物输入的通道,而是一个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融合经济、文化、技术、资本、资源等方面的交往平台;如今的“一带一路”已经不只是一个局部地区的联系通道,而是远远超越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而构建起的中国融入整个世界的战略设计。总而言之,新提出的“一带一路”在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远远超越了历史上强盛时期中国封建王朝构建的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虽然《愿景与行动》明确了未来“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以及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等重点问题,但依然有许多重大问题有待研究。概括起来,要实现《愿景与行动》提出的目标,有四个方面的具体操作问题需要明确:第一,谁管?即“一带一路”建设由哪个部门协调。第二,管谁?即“一带一路”包括哪些国家与地区。第三,咋管?采取哪些手段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第四,管效?即如何评估“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与成效。

 

  ——谁管问题。在《愿景与行动》出台之前,中央已经成立了以张高丽副总理为组长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但这只是国内的协调机构,未来可尝试建立国际综合协调机构。

 

  ——管谁问题。“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是一个举国战略,因此不存在将哪些省份排除在外的问题。但是,“一带一路”连通哪些国家,目前还不可能确定,而且所涉及的国家范围不会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建设进程的推进会发生变化,这正是国内公布《愿景与行动》而非“一带一路”规划的原因。中国许多媒体将《愿景与行动》理解为《“一带一路”规划》是不正确的,从学术的角度而言,愿景与行动(vision and initiatives)与规划(planning)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咋管问题。《愿景与行动》提出,合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合作机制与中国各地方的对外开放方向,但具体的政策工具尚未完全明确。中国主导建立的“一基一行”(即丝绸之路发展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无疑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但科学确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工具,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管效问题。目前,只能对“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事前评价,中期与事后评价工作尚不到时候。对如此重大的行动,建立评价机制是必须的,但《愿景与行动》并未提及评价机制问题。建立“一带一路”科学评估机制,是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展望未来前景,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建设会在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带来新的变化。

 

  在国际方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会得到更多实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2014年,中国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超过了14万亿元。中央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带”与“路”串联起来的国家会因得到中国政府的援助而得到更多的发展与融入全球化的机会,而中国在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过程中必定会提高全球化程度与全球影响力。

 

  在国内方面,举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将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开放水平等多方面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生命周期规律,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将呈现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超过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会成为支撑中国增长的中坚。借“一带一路”建设之东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可望得到深入挖掘,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可望缩小。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这一战略设计展现了中国新的国际视野;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谁管、管谁、咋管与管效这四个方面的操作问题会逐步解决;这一战略设计落地,会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同时将有利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崛起,因而助力中国整体腾飞与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reform.org.cn/open/view/201506/t20150618_227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