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治理通胀和解决失业问题要相结合
发文时间:2011-02-26

人大副校长林岗:治理通胀和解决失业问题要相结合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主办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于2011年2月26日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参会并发表致辞。他表示,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和解决失业问题要结合起来,不能顾此失彼。

  以下为现场文字实录:

  林岗: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从学经济学开始,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讲起,决定价格的两个因素,一个是需求,一个是供给。今天要分析中国的通货膨胀,大概就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这两条线、影响两条线的主要因素说起。

  通货膨胀分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前一个方面的因素是需求因素,后一个方面的因素是供给因素。要把这两个方面的情况搞清楚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如果问题出在需求方面,现在我们执行的货币政策肯定是有用的,因为货币发行就代表对商品的需求、决定对商品的需求,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物价上涨是由于供给造成的,比如春天的蔬菜涨价,因为蔬菜供给很少,是淡季,蔬菜生产不出来,它就涨价,恐怕去控制货币发行也没有用。又比如石油价格上涨,如果你去控制原材料的价格,仅仅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国外的卖油的人把价格提高了,即便国内的需求没有变化,价格也会上涨,所以要针对性地采取管理供给的政策。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好象供给和需求各方面的因素交错在一起,有过去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解决金融危机而采取的超计划发行,这笔钱有作用,这是在需求方面的因素,但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有最近的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包括现在粮食价格也在涨,这是供给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效应。所以,通胀的治理是越来越复杂的一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调调银行利率、控制控制货币供应量就能非常简单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以后,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就已经感觉到凯恩斯的政策不是那么简单地能解决问题的。石油危机的发生是由于供给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成本的大量上升然后引起物价变动,不仅仅是一个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也不仅仅是一个货币问题,通货膨胀本身由一个单纯的总量问题好象越来越变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问题,所以我国的政策可能也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中央银行调两下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利率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考虑到所有不利因素的变动,才能治理通货膨胀。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一般需求方面的因素变化相对来说短期一些,但是一些成本因素方面的变化可能是长期的,比如物价的影响就是长期的,它上去了就是下不来的。到底它对治理通货膨胀有好处还是有坏处?我们的报告里有所分析。

  还有一些因素,比如油价,恐怕对于中国来说将处于一个长期的上涨趋势,包括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原料都是上升的趋势。因为我们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消耗非常大,如果我们还采取目前的消耗方式,没有人能够保持10%的增长速度,世界上的资源支持不了,所以投机客肯定要利用我们的需求增大来投机,再把这种需要放大,最后弄到我们中国人用不起这些原料,这就需要我们在供给方面进行长期努力,把我们的消耗降下来,采取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因此,通货膨胀的治理是越来越复杂的问题,需要很好地进行科学分析,还需要政府有高水平的政策操作,并兼顾长期、短期,才能够把它解决好。如果我们的通货膨胀能够保持在6%以下,同时我们还有10%的增长速度,我们不去学发达国家的教科书告诉我们的4%,因为我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撒贝尔芬的文章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比发达国家稍微高一点是一个常态,我们的老校长黄达老师也讲到类似的看法。

  我们治理通货膨胀,但是也不要忘记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严重了以后,还有失业的问题,我们不能看到春节以后短暂的“民工荒”,就认为失业问题已经解决了,实际上还有大量的有效劳动力没有被有效利用,有人估计还有1亿,有人说是1.2亿,国家统计局的官员发言的时候就说到这个数据。通货膨胀的治理和解决失业问题也要结合起来,这两者也有一些矛盾,不能顾此失彼。

  对于我们来说,最不好的前景就是 出现上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的滞胀现象,那我们就真正陷入了通滞又通胀的阶段。但有些问题解决不好,出现这种现象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收入分配问题解决不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占人口多数的人都是中低收入阶层,他无法充分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需求就上不去。当然现在需求好象有点膨胀了,但也有可能出现需求上不去的情况,那么经济就会停滞。与此同时,资源、能源的消耗又特别高,就会有成本推动的情况,由于成本推动,物价就会上涨。所以一方面经济增长了,另外一方面由于成本的推动,物价还在不断往上攀升,这是最不好的情况,应该引起高度注意,我们的报告中都已经涉及到这些问题。

  我就说以上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