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隆国强:新常态下中拉合作未褪色
发文时间:2015-09-04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升级、增长动力转变等新变化和新局面。这些变化将给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带来哪些机遇?


  在8月28-29日召开的“探索新的发展之路: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新常态下中国将继续拉动拉美对中国的出口,同时在旅游业、飞机制造业、基础设施国际产能合作、技术创新和革命等方面,中美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增强。


  此外,在经济增速放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发展问题上,他认为中拉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困境,双方应互相借鉴和交流经验,强化南南合作。


  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


  中国与拉美的合作由来已久,在过去几十年中更是发展迅速。在贸易方面,中拉双边贸易规模从1979年的10亿美元左右增长到现在的2600亿美元,增长了260倍;在投资方面,中国在拉美的投资目前有接近1000亿美元的存量。


  隆国强表示,中拉合作不断深化,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双方的开放政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航运和信息等技术进步则降低了双边贸易和投资活动成本,两大经济体之间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都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当然,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双边合作的机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和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


  近期,全球经济处于大调整的背景之下,无论是中国还是拉美国家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周期和阶段性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了很多新特点。“很多人开始不太看好中拉合作,也有媒体说金砖国家开始褪色了。”隆国强说,“但我不这么认为。新常态下,有些中拉合作原来的机遇还会继续存在,同时还会产生新机遇,进一步推动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拉合作机遇在哪儿


  隆国强认为,过去中国的需求在中拉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常态下,尽管中国增速放缓,但7%的增长率从总量上看,每年的GDP增量仍然是个巨大的数字。“如果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毫无疑问,我们会继续拉动拉美国家对中国的出口。”


  新常态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例如,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中国人的消费需求,从原来的解决吃穿住行问题,到开始重视旅游消费。“现在世界各地中国游客都是很多的,现在中国游客出行地开始由近及远,从原来的香港、东南亚现在到欧洲,下一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拉美,体验拉美独特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隆国强表示。


  旅游也还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当下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开始到西部地区旅游,西藏、甘肃、新疆等省份距离东部很遥远,西部旅游的发展会直接带来对支线飞机的巨大需求。“建设支线飞机谁有优势呢?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巴西的EMBRAER公司是世界第一大支线飞机制造商,西部旅游的发展将带来我们支线飞机订单的增加。”隆国强指出,“因此,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可能会给拉美地区的许多非矿业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他表示,基础设施也将成为未来中拉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过去几十年,中国国内基础设施发展跨越了几个台阶,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产能,包括建筑、发电、交通等诸多产业。未来中国可以用低成本、高速度来帮助合作伙伴提升、完善基础设施,这也将成为中拉新一轮合作的新的重要领域。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升级,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最重要的就是开展技术创新,特别是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在这个方面,中国和拉美面临同样的机遇和任务,怎么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浪潮,推动新兴经济体的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这里面有众多中拉合作的新机遇。今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政策,中国还诞生了华为、中兴、BAT等优秀的企业,积累了许多经验,可以跟拉美国家进行交流和开展合作。


  隆国强指出,除了贸易合作之外,投资也在成为中拉合作的新内容。中国正在逐渐成为对外投资大国。目前,中国对拉美的投资存量规模有近1000亿美元。未来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会使得中拉关系从原来以贸易为主,到现在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多个领域共同推进的新局面。


  合作应把目光放长远


  全球经济处于大调整的背景之下,中国和拉美国家都存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隆国强认为,在讨论中拉合作的时候,应放眼长远,看到双边合作的巨大潜力。


  除了双边的务实合作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中拉南南合作的经验交流。“中拉都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艰巨任务,有些拉美经济体是有教训的,而我们刚刚面临这个任务,我们希望能够在这种发展经验的交流上,大家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之间发展模式、发展经验的交流和借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我个人认为比双边的务实合作更重要。”隆国强认为

(记者 孙文婧)

原文链接:http://opinion.caixin.com/2015-08-31/10084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