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刘元春:尾盘为何急速跳水 券商集体预警A股风险
发文时间:2010-08-03

尾盘为何急速跳水 券商集体预警A股风险

而“二次探底”,针对中国的情况,《报告》给出的定义是:销售、就业等宏观数据连续4个月以上出现大幅度下滑,并使得GDP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跌破8%。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看来,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虽然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强劲反弹,许多指标都达到了近年来同期高位。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者注:两市离收盘前突然跳水,根本原因出在银行股身上,今天银行股走势太没底气,华夏银行此时下跌2.4%,农行、工行、中行的跌幅皆在1%左右,莫非是为了这一则市场猜测《存款准备金率或再上调 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减少》?央行日前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合理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这是央行继今年5月份第三次上调准备金率之后,时隔两月再次公开提出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此次重提,是否意味着为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央行已在酝酿准备金率的再次调整?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经济增速不尽乐观,货币政策总体应为适度宽松。但因通胀预期及热钱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并不能排除上调准备金率或者"补偿性加息"的出台,前者的时间窗口或在今年10月份
 涨势不会持续 整理之道势在必行

  昨日大盘再次出现逼空,也是我们近期分析后出现的结果,我们指出即使出现了整理也是"二三连防"根本不会出现深度的过程,而反复后加速还会进一步大涨,故此,昨日也是指明8月份会有新高,但震荡幅度可能会加大,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昨日上涨了就忘记这样的操作思路,在8月份的大部分时间我想还是要注意节奏,因为这个问题比选股更加重要。而我们来罗列一些近期要注意的事项:

  其一是7月宏观数据将陆续来临,而部分数据增速下降也被市场提前认同,机构信心估计伴随股指大涨后可是逐渐的担心。

  其二是从行业上看,目前的有色板块-煤炭板块-钢铁板块出现再次下跌的概率加大。

  其三是光大银行昨日路演验证丑媳妇早晚也要见公婆,也暗示接下来的融资步伐不会轻易停止。

  其四就是相对重要的一种提醒分析,在农行上市遥遥欲坠后平稳落地才刚刚结束,而我们又发现了建设银行A股和H股配股方案获得银监会批准。这点无疑在告诉市场蓝筹股继续融资大门现在还在盛大敞开,使得大家心态变得不是那样的坚强做多,也体现了反复中的阻碍重重。

  所以,不要被昨日的阳线一涨给高兴过头了,在没有量能的上涨面前还要警惕,短线震荡已成必然,追涨是完全没有必要,期望不整理上去的投资者也要按耐住寂寞,目前的情况出现大家盼望的行情可能不大,而在这样的局面下,节奏在近期更加重要,波段的价差是8月份最大的空间体现,这点要深刻认识,冲高就是要坚定的卖出,回来要果断的买进,不要太过于相信看到的图表,要严格的分析归纳资料,在上涨中逐渐的警惕震荡风险,虽然整理也是应该的,也不是行情的终点,但由于很多的个股涨幅相对可以,所以,风险在近期要时刻注意,但由于个股的分化也提供了价差机会,还是觉得个股的机会目前是完全可以不管大盘的,但节奏要时刻注意,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而本周我们还是把目光仅仅的盯在陆续出台的数据上,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的PMI为51.2%,比6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样的数据告诉我们外贸出口的增幅也是要下跌了。在我们研究宏观的时刻,政策的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近期央行工作会议强调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中也提到了加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和引导投向和节奏。这样也从侧面告诉我们政策态度证明近期行情的底气,也就是直接在体现行情还会有新高的格局.不管如何分析,市场人气逐渐起来了,市场的挣钱效应也是逐渐的扩大和影响,不管是我们看到了坏东西和好的情况出现,都不能掩盖我反复强调8月份的走势,就是新高回出现,但震荡性逐渐加大,个股回分化比较严重,操作上节奏比选股更加重要。故此,根据以上我的分析和近期盘面的特色,我还是觉得今日的涨不可持续,也不应该持续,所以不要过分的高兴,我再次强调虽然行情没有结束,但短线的震荡风险在凝聚,所以,建议在冲高中积极的卖出减仓和整理仓位在50%上下,等待整理和反复中给予大家的短线机会,而当下看个股机会依然是远远大于大盘。 报告称中国经济面临次萧条之忧 上海将率先回落

  未来中国经济究竟会不会“二次探底 ”?这一争论从7月以来热闹非凡,触发市场忧虑的事件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

  今年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10年上半年GDP增速为11.1%,增速较第一季度的11.9%明显放缓。其中,第二季度GDP增速为10.3%,同样大大低于第一季度增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今年5、6月份开始,包括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内的一些经济数据有所下滑的确是有些出乎意料。未来几个月投资增速也可能有所下滑。”

  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发布《中国宏观经济 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年中期)》(下称《报告》),十分鲜明地提出了未来几个月中国经济将面临“次萧条”的看法,并认为中国宏观经济“远虑”(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甚于“近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 表示,目前宏观经济繁荣、高涨的局面具有强烈的短期性和虚假性,上半年宏观经济产出快速增长,价格快速回升的态势,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持久上升周期。

  四季度爆发“次萧条”,但不会“二次探底”

  《报告》称,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虽然不会出现“二次探底”,但GDP增速将出现强劲的逐季回落的趋势,多重经济下滑力量,如出口增长回落、房地产投资下降带动固定投资 下降,去年同比数据较高的翘尾因素 (指上期物价变动因素对下期价格指数的延伸影响)等,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同时爆发,使中国出现“GDP季度增速跌破9%”、“CPI月度增速回落至2%左右”、“总量平衡和动态再次恶化”的“次萧条”局面,从而导致2011年宏观经济景气大幅度下滑。

  何谓“次萧条”?杨瑞龙给出的定义是,“次萧条”是指宏观经济已经走出衰退,在反弹后再次出现经济的下滑,从而导致经济出现振荡、波动、分化的底部运行特征,但下滑幅度还不足以构成“二次探底”的标准。

  而“二次探底”,针对中国的情况,《报告》给出的定义是:销售、就业等宏观数据连续4个月以上出现大幅度下滑,并使得GDP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跌破8%。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看来,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虽然延续了去年二季度以来的强劲反弹,许多指标都达到了近年来同期高位。但是,这种经济反弹和复苏是建立在强劲的刺激性政策等因素之上。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严重依赖于刺激政策的延续以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复苏等,因而其增长态势具有短期性、脆弱性、多变性等特点。

  上海率先“见顶回落”?

  自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学者就开始热衷于对于经济复苏态势的预测,包括U、L、W、V在内的英文字母成为各方预测经济走势的直观符号。

  6月初,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经济V形反弹的格局已经形成,而支撑这一轮V形反弹的基础,是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维持25%左右的增速基本没有疑问,外部需求亦不会因此次危机而出现明显萎缩。

  事态果真那么令人乐观?一个月之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报告》却看到了经济“V形反弹”背后另一面。杨瑞龙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存货回补”,因此反弹的基础不扎实、趋势不稳定、动力不明显。

  所谓“存货回补”,是指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危机实质和心理影响,在经济危机时会大量清理库存,从而导致经济略有好转就有大量补充货源的需要。但这样的补充货源行为并不代表市场存在强大的消费能力,而在经济指标上会表现为数据强劲增长。

  《报告》认为,存货回补效益带动了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的高位运行,也是下半年经济快速回落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多重下滑力量将在第四季度同时爆发,进而导致四季度投资、出口明显下滑,出现“小幅回落引领加速下滑”的情况。以房地产为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四季度伴随房地产价格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也会有较大下滑。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上海的经济增长情况相比全国往往是快一拍到半拍,具有先行指标 意义。“上海经济增长从五月份开始已经出现见顶回落的迹象,”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告诉记者:“前高后低将导致上海三季度出现各种因素叠加的状态,对于上海经济的影响比较大,而全国经济出现类似情况会在四季度。”

  新动力在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经济大猜想的过程中,国外机构在中国经济将放缓的问题上并无分歧,但在放缓程度上分歧巨大。

  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主席龚方雄“一反常态”,表示出了担忧。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与外贸,而这两驾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马车将逐渐熄火。如果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中国经济增速将呈前高后低,第四季度GDP增长或低于8%。”

  不过,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发布的《2010年亚洲展望及策略年中总结》指出,即便考虑到包括地方债务、房地产调控政策等方面影响,今年中国GDP增长仍可保持10%,或许要到明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到9%的水平。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从花旗银行、汇丰集团 、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的分析报告中获悉,这些国外机构普遍对中国刺激政策逐步退出、房地产新政出台、地方投融资平台清理、经济转型存在难度等因素或将拖累中国经济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

  与之相较,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学陶冬 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中国经济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讲,中国新的超级因素在于城镇化。城镇化可以使得中国的消费走向下一个阶段,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会引爆一轮消费热潮。

  巴曙松告诉记者,目前中央政府希望把城市化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而高房价是反城市化的,中央已经很明确地看到了这样一种情况。从目前种种迹象表明,决策层不太可能重拾房地产来挽救经济下滑。

  刘元春表示,目前宏观经济制定应当为适应周期性的过渡期和结构调整的拐点期服务,而非绝对地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其一,宏观经济目标应该适当调低,并适当调高通货膨胀的目标。其二,不宜过度采取行政措施寻找下一个周期的增长源泉。其三,短期宏观政策应该注意下滑力量的滞后性和同步爆发性,重视调控政策叠加效应等。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大家不应该对经济下滑过于担心,速度回落不一定是坏事,牺牲一点速度,换来的是更长期、更健康的增长
华泰证券:震荡上行显现三大机会(荐股)

  在政策面预期回暖、资金面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大盘演绎了一轮典型的修复性上涨行情。我们认为,市场已经确立了短期强势格局,经过适度休整,8月上旬指数有望继续震荡上行,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超跌、消费、西部开发等三大投资机会。

  政策预期回暖。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重点正由危机应对全面进入复苏管理,在此过程中,由于经济复苏态势已基本确立,调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经济复苏基础,成为政策的首要任务。

  如果经济减速过快,政策会出现明显松动,转向预期也会同时升温,7月上旬下半年货币政策的定调预示调控预期回暖,市场筑底具备反弹基础。有关方面日前强调,下半年要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说政策取向依然利于市场反弹。投资者短期可放松对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担忧,转而增强对市场自身反弹的关注。

  流动性相对充裕。在前期大规模净投放近万亿元的累积效应下,货币市场利率在整个7月份呈现持续下行态势,表明资金面日趋宽松,2319点由此成为7月大盘反弹的起点。从7月19日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由于未来两周央票到期量有限,8月初的头两周预计依然是资金净回笼,这将给市场产生一丝阴影。不过从历史上看,A股流动性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时滞大约在1个月,因此预计8月上旬市场流动性依然相对宽裕。另外,《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比例的通知》将于8月份生效,按该规定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从分别占比10%,提高到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占比合计上限为20%,有统计测算,险资权益类投资的空间超过4000亿元。近期沪市单边成交在800亿元以上,如果能保持这一成交量且不出现异常快速放大,市场仍有望维持震荡上行格局。

  把握三大投资机会。就操作策略而言,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三大投资机会。一是继续把握超跌周期股的反弹机会,关注地产龙头股的市场表现。二是继续对消费服务概念板块进行积极挖掘,包括零售、食品饮料、医疗保健和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公司等。近期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可有效提升中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将对消费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方向向城镇化模式转变,将促使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习惯改变,使具有品牌优势的软饮料、乳制品等企业明显受益。最后,西部开发是我国未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策略,在加大西部大开发、保证经济地区平衡协调发展过程中,伴随政策倾斜,二三线地产、区域性百货等相关公司仍有持续受益机会,可关注业绩增长预期明确,或有整合机会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