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建之窗】杨志:生态文明境下苏州工业园区的低碳建设
发文时间:2015-11-04

     2015年10月30日,“第一届可持续建筑与结构国际大会” 暨“第二届低碳建筑产业化国际论坛”在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酒店盛大举行。在31日上午的分论坛中,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院所负责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副会长杨志,做了“生态文明境下苏州工业园区的低碳建设”主题讲座。绿建之窗是此次系列活动的协办单位,支持媒体,同时负责苏州太湖新城项目绿色低碳企业网上电子展厅。


    杨志: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院所负责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副会长。业内被称为中国“低碳夫人”。


     未来是需要梦想,未来的建筑源自今天我们的梦想,我们需要用文明去引领行动,在经过设计与建设、行动后实现梦想。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院所负责人杨志以梦想为头,开始对未来低碳设计,低碳经济的阐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迄今为止唯一的京外校区。学院位于工 业园区仁爱路,地处科教创新区的核心地 区学院整体布局比较松散,有较大的绿地 和人工湖,整体环境优雅。学院由修远楼, 开太楼,图书馆和敬斋四个建筑体块组成。2009年,56岁的杨志教授与苏州结缘,奔赴苏州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并与苏州市政府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开拓创新打造苏州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科金融等主导大学,所以在当初整体设计中考虑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南方的发展特性,在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的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及生态文明同时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在当初建设校区的时候,一个体量很大的外宾楼项目其设计的不合理性导致使用者舒适感差的现象让杨志有了新的认识。技术是优秀的,但如果一个优秀的低碳设计概念不在设计之初就植入到设计之中,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项目是失败的。同比欧洲和美国的项目,中国的低碳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整体思维系统的转换,这一点从十二五之后国家强调低碳、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就有所说明。


  ?生态文明让设计师对城市的未来负责


     生态文明发源于欧美,在20世纪60年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给人类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直接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中国人口在全世界中的比例巨大,所以在中国倡导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自然的生态与城市的生态的适当结合,是时下低碳生态文明发展要素,这种植入性思维对于设计师来说是种非常重要的考验。这是因为中国的生态文明不是一个政治口号,它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引领,而这种引领必须和绿色设计者们的工作相结合,绿色低碳产业的设计者要对城市的未来负责。


     ?绿色循环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谈及杨志所领导的团队,杨志满怀自豪的说道,“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以“绿色?资本?网络?制度?文化”为分析框架,强调企业信息化、产业网络化、城市智能化之建设对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团队在2010年针对苏州的低碳建设做了研究,设想与规划。业内常问及低碳经济如何发展转型,在经过这几年的研究与规划后,我认为目标已经很清晰了,就是走低碳,循环,绿色之路。


      从经济学角度看,“低碳”应对的是全球气温变暖,能源的使用,污染物的排放,能耗的增减;“循环”针对的是资源的短缺;“绿色”针对的是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生态文明还是低碳经济,包括循环经济,最终都要落在以“人和人的健康”为本上,同样智能城市、宜居城市建设也要落在以人为本。


      德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把低碳经济作为发展考虑基础。低碳首先是创新,创新必须带来利润,同时需要赋予对未来生态关心。利润要成为引领企业前进的时尚,与风向标。杨志同时谈到低碳发展不能太过狭隘,未来的发展首先需要更为广阔的生态科学,而发展低碳技术,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金融活动。我们对于行业的认识及技术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更需要和更多的企业,平台进行合作。


      ?打造出中国低碳发展的“苏州模式”

    谈及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杨志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项目,自2010年开始,杨志介入对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与规划。通过对园区低碳发展现状、碳源碳汇收支评估、低碳竞争力评价、在碳收支清单明晰的前提下进行了项目规划、低碳发展战略规划、中新生态科技城-低碳建设方案的设计来进行苏州工业园区整体项目的整合,打造出中国低碳发展的“苏州模式”。杨志评价到,这个项目是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全国低碳示范园区的重要一步。通过对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测算,与国内外同类区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和评估,从而对园区的低碳竞争力和低碳经济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制定园区十二五以及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企业机构,选择在工业园区落户是明智的。

     杨志最后表示,我们现在处于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无数信息的影响,而不切实际,不经实地考察的设计师思维是狭隘的,机构间信息数据的壁垒是影响生态低碳发展的重要障碍。杨志感叹,生态源自自然,自然赋予个体差异性,独特性。若干差异性的个体形成种群,种群需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个体发展的保障。要想真正发展好低碳生态事业,我们一定要具有宏观面的考虑,更需要用科学发展观改变人们的狭隘的非科学思维。


   原文链接: http://www.yndtj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