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杜朝晖:解读4月份经济主要数据:经济政策或需适当微调
发文时间:2010-05-12

解读4月份经济主要数据:经济政策或需适当微调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了4月份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从数据上看,4月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但也存在一些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如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有所扩大,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等上涨速度较快,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控。

针对今年我国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状况,央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如年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3年期央票等。国务院也发出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但我国目前仍然存在一系列导致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因素。

一是居民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速度较快,未来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创下2008年11月以来18个月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居住价格同比上涨4.5%。由于今年春天西南五省干旱和近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六省市的暴雨灾害,造成大量农作物受灾,加上北方粮食主产区今年春天低温天气和雪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粮食价格未来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蔬菜价格与去年相比下降的幅度趋缓。如果地方政府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不改变,住房价格下半年仍有上涨的可能性。如果年内调整天然气价格,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将进一步推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

二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较大,工业品价格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的压力较大。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5%。这种上涨主要是由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的。4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0%,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上涨29.1%,燃料动力类上涨24.0%。由于进口原油、铁矿砂和大豆等大宗商品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以及铁矿石等资源定价机制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工业品出厂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升,工业品价格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的压力增加。

三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可能加大价格上行的压力。

我国经济刚刚进入复苏的轨道,经济政策不宜做大幅度的调整,但由于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应进行适当的微调。我国目前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二十四个工业行业中,二十一个行业产能过剩,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电解铝、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也十分突出。因此,当前我国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是进行结构性调整,有保有压,即采取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规范土地用地、控制新项目审批、完善信贷审核及限制融资活动、加快兼并重组等措施促进房地产等投资增幅过快的行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磷肥等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以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控制和结构调整;采取减免税收、优惠贷款和加速折旧等多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以及结构性短缺产品的生产。从短期看,如果6月份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应采取加息或公开市场业务等其他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