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聂辉华:大学造假是等级制的必然恶果
发文时间:2010-05-20
  近日,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在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概论》时造假,将该课程的主持人从他人变成自己。据说这样便于他以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的身份“搞定”评委,而事实上该课程确实申报成功,并获得了30万元科研经费。此事最近由主流媒体报道后,一时学界内外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人认为,周宪是普遍的“潜规则”的“受害者”。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深究:第一,究竟是什么潜规则致使堂堂名牌大学的校长助理也要造假?第二,周宪难道仅仅是一个受害者吗?

  中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快20年了,但教育领域仍然是传统计划经济的顽固堡垒。在整个教育体系内,资源配置的方式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更确切地说,是等级制。中国的所有教学和科研单位,都贴上了一个级别,然后被纳入一个森严的等级体系。一个单位能得到多少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几乎完全取决于它的等级;一个人能得到多少教学和科研资源,也主要取决于他所在单位的等级以及他本人的等级,教学和科研水平只是辅助指标。

  以大学里类似“精品课程”这样名目繁多的评奖为例。通常是教育部门将申报名额按照地区和学校级别分解到各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直属院校,学校再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到各个院系。那么各个院系根据什么来决定哪些教师申报呢?一般是根据教师的等级,最主要的是行政职务和职称,然后会考虑派系平衡。在这一套森严有序的等级制下,一个光有教研水平,但是没有领导职务或高级职称的年轻人,基本上与此类奖项无缘,除非特别规定年轻人评奖的比例。

  毫不奇怪,在南京大学造假一事中,如果不是身为校长助理、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据说教指委就是国家精品课程的推选单位)副主任的周宪出面“主持”该课程,该课程很可能无缘“国家精品课程”荣誉,更不用说30万元课题经费。上面的逻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申报各类课题时,带头的都是院士、院长等有头有脸的人,而埋头干活的则是默默无名的年轻人。以前,媒体揭露出“国家级教学名师”中90%都是有职务的教师,普通教师如凤毛麟角,原因尽在其中矣。

  周宪绝非单纯的“受害者”。且不说周宪作为教育部教指委副主任熟悉评奖流程,不应该知法犯法,光是一项国家级奖项就能给他增添无数光环,显然能为他问鼎副校长增光加彩。而且周宪也不是平步青云当上校长助理,他经历过从讲师、副教授到教授、博导,再到中文系主任、研究院院长和校长助理的阶梯。在这个逐级升迁的过程中,周宪肯定不可避免地享受了等级制的诸多好处,因此很明显是这一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里会出现几百个教授竞争一个“处长”职位的咄咄怪事。如今事情败落就归咎于体制,这显然是不公道的。在现行体制下,无数青年才俊对他的高位正翘首以待。若干年后,像他一样成为既得利益者时,这些人又行起了“苦媳妇熬成婆”的家法。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大学要培养出拔尖人才,是一个多么艰难的挑战!这本身就是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课题。

  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逐步取消大学行政级别纳入了行动目标,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但是,光取消大学的级别是不够的,因为大学内部仍然存在级别。其实存在级别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不合理的是在最应该讲究自由竞争的场所居然是以等级为主配置资源,而不是以学术水平为主配置资源。周宪造假事件只是大学学术不端和学术不公这座冰山的一角。要让整座冰山消失,就必须让冰山暴露在阳光之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加强对大学的资源分配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