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孙文凯:中小企业经营出现积极变化
发文时间:2020-07-20

2020年6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较上月上升0.1个点。六大区域指数呈现“三升三降”态势,华北、东北和中南地区有所提高。七大行业小微指数呈现“四升一平二降”态势,除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有所下降,批发零售业持平外,其他行业小微指数均有所上升。各分项指标指数呈现“五升三降”,除采购、扩张和风险指数有所下降外,其他分项指数均有所上升。

除了疫情小范围反弹,其他影响小微企业运行的因素大都在好转。一方面,宏观经济持续复苏。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在景气区间且有所上升,采购、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指标都显示经济继续稳步复苏。另一方面,我国对小微经济的支持政策仍在加强。中央政府已经连续出台多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以上因素驱动下,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出现了积极变化。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中小企业5月份复工率超过90%,并且持续提高。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速转正,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加,企业亏损面和从业人员降幅收窄。一些新模式新业态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疫情发生以来,在线医疗、网络教育、远程办公等新型信息消费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各类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快速发展。

虽然指数整体呈现小幅上升,但疫情小范围反弹、自然灾害以及需求相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6月份北京市出现的散发疫情,再次对小微经济造成一定影响。餐饮业直接受到此次疫情小范围反弹的冲击,批发零售业采购、扩张、风险、融资等分项指标都有所下降。同时,自然灾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小微经济。当前季节性暴雨使得长江以南部分省份受到影响,从地区分项指数看,部分南方地区指数有所下降。此外,还存在消费需求恢复速度不及供给能力恢复速度的问题。虽然企业复工率整体已经超过90%,但消费需求扩张相对不足,对企业经营造成压力。部分行业仍然受惯性和疫情影响处于不景气区间。受疫情防控和居民谨慎情绪影响,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相关行业复产水平仍然偏低。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下一步促进小微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当务之急仍然是克服疫情负面影响。这既包括因疫情而导致的直接影响,还有对信心、预期等影响下一步发展的间接影响。解决直接影响需要依靠更科学的防疫办法,尽可能减少防疫过程对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的干预。解决间接影响需要进一步强化预期管理,弱化媒体对疫情的过度渲染,加强乐观预期,解决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过度保守化倾向。

第二,继续发力解决需求相对不足问题。当前需要打通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释放各行业的生产力和居民消费力,充分激活消费动力。可以考虑减少当前对部分行业的管控措施,并实行促进就业等政策稳定居民收入。解决小微企业订单不足的问题,不应只关注小微企业本身,整个市场活跃度提高是小微企业整体订单提高的关键。

第三,对前期政策进行优化,以维持支持政策的持续性。比如合理推动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利率下行,并进一步解决金融风险分担机制问题。减税降费的同时,适当提高直接补贴和直接采购额度。

(文章来源于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