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不断焕发经济史研究活力
发文时间:2021-04-14

微信图片_20210414154700.jpg3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经济史学学科建设与理论经济学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该中心旨在加强中国经济史研究,发掘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智慧,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出谋划策。

  加强中国特色经济史研究

  对于经济史研究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经济史研究是经济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做好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进而形成新的研究合力,为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经济学与历史学两个学科的制度化“牵手”意义重大。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认为,作为经济学和历史学的交汇,经济史能够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有利于共同深入研究中国从过去到未来的发展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凯表示,经济史研究是经济学的“源”。只有深入了解经济史,才能对中国特色经济学进行深入了解,为深刻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提供助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整个历史中最根本的关系,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经济史研究,才能对文化、国际关系的演变有更为准确的把握。

  在历史视角下研究经济学

  对于经济史与历史的关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玉茹认为,经济史研究需要有对史料的充分挖掘能力,在历史视角下对经济学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对经济史研究提出了艰巨的挑战。

  李伯重表示,经济学为历史特别是经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历史学则为经济学提供了检验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实验室”,经济史研究应对历史学与经济学的发展起到改良的作用。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明孔提出,经济史在当下的重要功能在于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应当在理论经济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相关论著在期刊评价中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霖表示,经济史学科建设和理论经济学发展两者关系密切,应从历史经验中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体系。科学的经济学分析一定要综合运用历史事实、统计方法和相关理论,充分认识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的交互性。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彭凯翔认为,经济史学和经济学理论的互动经历了“三部曲”。一是以研究生产方式为主转移到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二是从生产方式转移到生产力的讨论研究,三是从一般的经济增长延伸到长期经济发展的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学科交互和历史借鉴。

  推动研究范式多元化

  就经济史的研究范式问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楠表示,历史计量学发展的变化重点体现在自然实验的发展、多重均衡和路径依赖效应等多方面,但在未来的研究发展过程中,仍要充分重视以下基本任务:推动经济史研究范式多元化、中国国内历史计量研究规范化,加强历史计量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建波表示,在量化研究中,史料是研究的基础,需要充分认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同时,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中,既要重视历史学研究的描述性方法,也要重视模型数学研究的逻辑性方法,把选题和时代相结合,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经济学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经济史和理论经济学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经济史研究一定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历史学和经济学双重视角呼应时代重大问题,同时高度强调经济史研究方法中要避免过分重视传统史学研究和现代计量方法的极端化,应从问题到史料进行回归和总结,不断焕发经济史研究的活力。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办。

  记者 卫思谕


(文章原链接: http://www.cssn.cn/zx/bwyc/202104/t20210407_53244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