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黄泰岩: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发文时间:2010-01-06

如何面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新年新气象,更上一层楼”,此话用在国际油价上,十分贴切。在2010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突破每桶80美元,1月4日再涨2.7%。

经济复苏、美元贬值等推动油价上涨

“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NYMEX原油期货交易商净持仓数已经达到9.4万手,这比12月初的时候增加了近4万手。”从事能源研究已有5年多时间的银河期货高级分析师陈朝泽用这样的数据,向记者展现着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上的乐观情绪。

2008年8月,国际油价到前所未有的147美元高点后,一路下行,至2009年2月,滑到33.55美元低谷。

谁是国际油价攀高的推手呢?“目前对世界经济形势有些误判,我认为世界经济已经在去年8月份见底,将会平稳上升,由此产生的需求因素,势必导致国际油价上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相信,从各国开始探讨政策退出机制、美国银行和大企业开始提前归还政府债款、奥巴马政府购买有毒资产、道琼斯指数冲破万点、美国新增失业人口大幅下降等诸多因素来看,世界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陈朝泽同样给记者举例说道,从历史上看,每每经济出现恢复的时候,国际油价必然会处在上升通道。

作为原油的计价单位,美元的变化势必也会对国际油价的走势造成影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的美元和各国相对低的利率水平,给量化宽松的资金进入商品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黄卫平特别提醒到,国际投机活动的“幽灵”又开始闪现,同样是此轮上涨不容忽视的因素。

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随着中国对石油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达到50%,中国需求因素已经成为决定国际原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黄卫平为记者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说,调整收入结构、推进城镇化等政策都会对汽车消费起到刺激效果,肯定会使中国的石油消费继续增加。而陈朝泽也认为,在他的分析框架中,中国因素的权重也在逐渐增加。

根据目前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油价上涨必然会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压力加大,同时还会使我国的外汇支出增多,还将通过价格传导, 对化工、服装、建筑材料等行业产生间接影响。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油价上涨有利于刺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节能降耗,有利于小排量汽车的推广普及,有利于刺激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出现,有利于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符合结构调整的大方向。

“产油国在中东,定价权在华尔街,我们必须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黄卫平认为加快节能减排、转变生活方式更加迫切。(人民网)

油价逼近82美元 创15个月来新高

由于寒冷天气及全球经济形势改善提振燃油需求前景,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5日亚洲电子交易时段上涨至每桶82美元附近。

经济乐观情绪对大宗商品的投资热情构成支撑,并引发了石油消费将上升的预期。据美国供应管理学会4日公布的数据,受产量和订单增长提振,美国2009年12月ISM制造业PMI指数升至55.9,高于经济学家此前预计的5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6.6%,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位于50%的景气临界点以上。

此外,一股强冷空气席卷了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从而提高了取暖油需求,而中国也正在经历几十年来最寒冷的天气。分析师指出,原油期货确实从美国和中国等国令人乐观的制造业数据中获得提振;北半球许多地区已迎来寒冷天气,预计这将刺激取暖油需求。

截至昨日北京时间19时,NYMEX2月原油期货上涨8美分,至81.59美元/桶。该合约4日结算价上涨2.15美元,至每桶81.51美元,涨幅为2.7%,创2008年10月9日收于每桶86.59美元以来的最高结算价水平。洲际交易所(ICE)2月布伦特原油期货至80.24美元/桶。该合约4日结算价上涨2.19美元,至每桶80.12美元,涨幅2.8%,为2008年10月9日以来最高结算价。

据悉,美国石油协会和美国能源部分别将于5日和6日公布周度能源库存报告,分析师预计,截至1月1日当周的美国原油库存将增加20万桶,汽油库存将增加50万桶,馏分油库存将减少200万桶。据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欧佩克11国2009年12月份石油产出上升0.3%,为8万桶/天,至2676.5万桶/天。11月份产出经修正后为2668.5桶/天。

此外,投资基金经理在新年伊始买进大宗商品也提振了油价。据CFTC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当周,管理基金在扩大他们的NYMEX原油期货净多头头寸,押注原油价格将持续上涨。当周管理基金增持净多头头寸至133,539手,高于12月22日当周的109,056手。管理基金亦增加原油期货和期权净多头头寸,同时增持取暖油和RBOB汽油净多头。(证券时报)

油价五上三下 资源产品价改光芒依稀可见

没有哪种数字游戏可以受到如中国油价新规一般的礼遇:在2009年里,多年来雾里看花的中国车主们兴奋地将两个关键词——“22个工作日”和“4%变化率”反复代入他们一知半解的油价公式,自助地预判下一轮油价调整方向。

2009年,中国开征燃油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开始执行,新机制中的“透明”为车主们所珍视。这也是中国宣布成品油价格改革十余年来,决策部门第一次如此透明地将油价调整思路公之于众。

但在国际油价攻势不改的一年中,国内油价进行过的五涨三跌的八轮调整,涨多跌少是事实,涨幅高于跌幅也是事实,价格调控部门用以回击“涨多跌少”质疑的素材依然薄弱。

不过,从2009年起,曾经的价格堡垒中石化和中石油悄然消融,它们低下“高贵头颅”,被裹挟进先声夺人的民营和外资的汽油降价潮之中。其间,2万家民营加油站或者新生或者复活。

油价改革中体现的乐观因素使它有可能成为“试验田”,更多的资源性产品如水、电和气的价格改革也等待破题:各地争相听证水价;未来居民用电确定将逐步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而有望出台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中极可能也加入“价格联动机制”。

但无论如何,公众心中的担忧仍然是:如何才能让资源类价格改革或价格市场化不成为涨价的代名词?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