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黄卫平:在开放中构建中国高端制造业高地
发文时间:2017-07-26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根本功能之一,是各种能量的集聚与辐射,即必须有人才、资本、服务等强能量的集聚,强能量辐射的能力,不仅自身发展,而且有很强的地区发展带动作用,这是国家对于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期盼与要求。为了能够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成都市委提出,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夯实产业支撑。成都的这一提法,体现了成都的党员干部群众对于自身使命的认识和对于国家期盼的认同与落实。同时,为了能够真正实现目标,成都正在进行经济增长模式与产业结构调整,使之能够更加符合国家对于成都的要求,以及能够更加符合成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行 加快成都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增长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人人都在讲的话题,也是每个地方都在做的事情。从话题上看,不同的专家说法各异,从实践上说,各地调整的结果也非常的不一样,有的硕果累累,调整与发展的步伐稳健,但有的地方在调整中则步履蹒跚,碰壁的时候居多。在进行转型调整中,有若干问题确实值得仔细思考:我们的转型调整是手段还是目的?即它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还是目的自身?我们的转型调整是过程还是结果?我们的转型调整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怎样才是转型调整到位?成都在未来的转型调整中,如何能够使之成为遵循经济规律、遵循自然规律、遵循社会规律的转型调整,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共享性发展,人民需要的转型调整?

      转型调整,一定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并行,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在分析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思路、理念、路径、方法、标准、检查、问责,有具体的、落地的行动,就像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所做的部署一样。具体讲,目前的任务就是,如何顺应把握全球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正确认识成都在产业转型调整中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产业层次互促共进;如何形成成都产业的高端切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的核心段,构建起成都的高端产业集群。

      笔者曾经多次到过成都,也曾经向成都的饱识之士做过请教,并与他们探讨过成都在转型调整中各个层面的情况,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在讨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时,笔者提出成都的未来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地位在辐射,成都的比较劣势(短板)决定了成都转型调整的下限,而成都转型调整的未来发展空间则取决于如何发扬自身的比较优势(长处),而成都的转型调整,出发点是当前已有的产业结构,而将来的目标,作为世界的成都则应定位在顺应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趋势,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高端有机组成部分。

遵循世界经济产业发展规律 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高端组成部分

      结合成都的比较优势和需要克服的短板分析,成都的人才优势突出,但高端、精细加工业相对薄弱。笔者认为,首先,成都必须能够看到世界产业正在从垂直型分工正向混合型分工转变,能够介入这样的分工,就意味着遵循了世界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律,并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与产品内分工并存的新格局,即国际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同一产品内的加工程序、过程中所需要的要素来进行。具体而言,产业链条可以分为三大环节:一是技术研发环节;二是生产环节;三是营销服务环节。同时,当前分工也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的不同技术含量、所需不同要素来进行,这就是产品内分工。成都应在全球价值链条中,结合人才优势,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着力于高端、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并向研发环节发展,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高端有机组成部分。

      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程中,成都应重视介入世界跨国公司内部的国际分工体系构建,从而进入更高端生产过程。公司内国际分工是指同一个跨国公司内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世界巨型跨国公司在建立全球生产网络过程中建立起了公司内国际分工体系,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公司内国际市场。同时,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正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使得国际分工的细化被分解成以要素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在不同国家的若干独立环节,但仍处于同一企业(如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将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放到最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地点,这无疑给成都高端切入留下很大空间。

构建好引进高端制造业的条件 进一步提升成都的国际分工地位

      今天,原本为国家之间的分工正在向地区内、不同企业的产业集群分工体系演化,成都提供的若干开发区,具备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从而形成高端制造业集中的高地。国际高端制造业能否落户,关键在于新产业集群地的制度、人才、技术、物流、环境的集合,而根本在于社会成本、人力成本、制度成本、资源成本等综合成本的比较优势。具备了这些条件,基本在整体上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完整性和互补性,从而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内具备了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但成都还要回答另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具备引进高端制造业必要条件的地方并不少,国际高端制造业为什么必然就一定要来成都?这是成都今天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今天必须要做的功课,即构建好引进高端制造业的充分条件,最终具备成为中国内陆高端制造业高地的充要条件。

      引进国外高端制造业,形成成都企业的高端切入,充分条件的建立、健全要比建立必要条件困难得多,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国外合作方要有将高端制造业转移过来的积极性,这需要成都本地企业与国外厂商之间,将价值链上的附属型关系转化为互补型、对等型,甚至转化为能够为对方提供创新、提升的关系,即对方在合作中有所得,而且是某种在其他地方难以得到的所得,这能够形成真正的合作共赢;其二,为引进高端制造业,必须让对方看得到、并感觉到成都具备一个讲信用有秩序的市场体系,能够放心大胆地在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形成有序自由竞争,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得到尊重,使得成都真正在制度上与国际经济规律接轨。

      在具备了建立高端制造业的必要充分条件下,笔者认为,成都在当下可以利用介入世界价值链核心模块加工(类似电脑和通讯设备的芯片、冰箱的压缩机、微波炉的磁控管等)进程来切入国际高端制造业。一般情况下,掌握了一个或若干核心模块的制造企业,会比较容易与设计模块规则并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厂商形成国际分工的高级形态,从而进入高端制造的高地。这样,成都就可能与核心制造厂商以及品牌商之间呈现出互补、分享式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提升成都的国际分工地位创造有利条件。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7/0712/02/CP41J174000187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