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我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通过优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优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往来模式”
发文时间:2010-04-03

国际收支和国内税费都要调结构  

  2010年前3个月,我国经济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复苏乏力、失业增加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加。中国经济在回升向好的同时,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如何看待这些变化和趋势?在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与会学者从全球经济再平衡角度出发,认为我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通过优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优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往来模式”。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复苏主要是对“不平衡”的修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修正,更不利于复苏。
   据张宇燕介绍,美国一些很知名的经济学家如穆萨、艾毅以及白宫经济委员会顾问萨默斯等都提出建议,要用汇率调整来解决“贸易不平衡”,最后解决“经济不平衡”。针对人民币汇率体制,他们建议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部建立小组,如果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10%,就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派人来磋商;如果超过15%,就要公布名单;如果超过20%,就在SDR特别提款权的分配等方面给予制裁。
   张宇燕强调,如果这些措施真的得以施行,那么我国的压力将会非常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则表示,金融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系统风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都是我国下一步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国际收支的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双顺差”的格局应当改变。我们应当更加重视进口,更加重视调整出口。
   张燕生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变“中国制造”为“东亚制造”,变“中国制造”为“世界制造”,那么,国际金融问题可能就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向好,新增投资应当持续消减。他认为,我们应当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比如增值税改革。而一些应对危机的临时性举措,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则要科学地考虑去向。现在应当更多关注有针对性的减税新措施。
   张燕生说,碳税、环境税、资源税的调整,关键在于如何在不增加企业的综合税负和整个经济的宏观税负的条件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税等资源税税收体系,这有利于今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高培勇对此接着说道,今后应当继续推进与节能减排相适应的税费改革。比如,通过进一步通过成品油价格税费的调整,倡导公众自觉节能减排。另外,高培勇也表示,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改革较为紧迫。他提出,“不尽均衡”的税负安排,会影响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合理性,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制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