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王晋斌:金融助力中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增长
发文时间:2020-07-07

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2020年1-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数据,中国资本市场上非金融类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924亿元,企业债券融资近29989亿元,占新增社会融资总规模的18.3%;截止5月底,非金融类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存量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12.6%。可见,今年1-5月份新增融资规模的直接融资占比得到大幅度提高,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挥直接融资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目前,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市值已经占据全球第二,中国经济总量也是全球第二,中国已经是全球的经济大国和金融大国了。疫情大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大经济体;同时疫情冲击下中国加速了金融的对外开放,金融助力更高水平开放与增长的新发展模式日渐清晰。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中一直存在总储蓄与总投资不平衡的问题。在开放条件下,储蓄大于投资直接表现为经常账户顺差,中国经济也因此累计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全球外汇储备的约1/4。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一方面证明了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说明整个宏观经济储蓄与投资之间存在失衡,这种失衡证明了国内金融体系的效率还有待加速提升,提高储蓄资金的使用率,更好地完成储蓄到资本形成的转化,推动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的发展史验证了银行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克服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参与公司治理结构、杜绝搭便车行为、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市场竞争、企业外部控制、公共信息分享以及鼓励企业创新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现代金融的发展更侧重于金融的功能观,希望把金融中介的基础功能和金融市场的基础功能有机统一起来,形成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同时强化功能监管,防止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实现效率与稳定性相互平衡的现代金融体系。

这样的金融体系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够实现。因为开放意味着全球竞争、意味着全球现代金融运作和管理经验的分享,这会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开放也意味着一国金融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和共振性会加大,这也对现代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合作提出了新要求。

疫情冲击下,中国在金融开放上的步伐显著加快,资本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势。2020年6月23日最新版的全国和自贸区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公布,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这是自2019年9月QFII 、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后,中国资本市场实施的更大的、更实质性的开放战略。未来将会进一步优化沪港通机制,扩大投资范围和标的,丰富内地和香港特区全方位、多层次的务实合作,进一步完善沪伦通业务,拓宽EFT的互通互联,支持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取得更大的发展,向以人民币金融资产定价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在持续扩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还将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更高水平的在岸金融市场,推进与其他国际中心的全球金融业务合作和全球金融治理合作,形成在岸国际金融中心与离岸国际金融中心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金融中心发展模式。

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加快提升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资本市场将逐步成为创新金融运行规则和标准的试验场。加快完善信息披露、发行、退市等基本制度,对财务造假行为实施“零容忍”的打击力度,实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证券代表人诉讼机制;要强化上市公司的分红机制,倡导并实质性推进“重融资、重回报”具有“双重”属性的证券市场制度安排,把证券市场真正作为依托企业发展的投资者财富管理平台,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基础。这为本土机构和国外机构利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打造国际性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管理的一流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提供了新契机。

科创板制度的创新、创业板制度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等重大举措正在抓紧落地实施,服务于不同企业属性和要求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基本已经形成。证券市场发挥鼓励企业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步兑现金融市场挖掘和实现风险红利的功能。

中国是全球防控疫情最好的国家之一,这必然给予全球投资者极大的投资信心,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本流向中国市场。疫情冲击下,中国资本市场加快了开放力度和速度,随着更多的国际机构入驻中国市场,中国证券市场会逐步成为全球投资者理想的投资选择场所。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高质量发展将助力中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开放与增长,有助于发挥好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形成的制度优势,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逐步校正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失衡,促进中国经济在更加平衡的路径上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于中国宏观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