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坛】杨瑞龙:中国的改革根本是顺利推进但并不容易
发文时间:2014-02-12

我如果对2013年做一个总结有两句话:

第一2013年应该说在低谷当中徘徊了一年。 第二句话2013年宏观经济在刺激和不刺激当中,纠结当中的。为什么这么说,2010年底连续三年多,经济都在下行,尽管2013年第四季稍有反弹,但是这个反弹仍然表现为一种明显的政策性反弹,不是市场反弹,因为整个的三架马车,投资、出口、消费都不给力,特别是消费很不理想,不仅没有在危机以后有增长,反而收入没有明显的增长消费反而是一直在低谷,没有明显的起势。第四季的反弹如果大家看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到主要是靠投资拉动,这个投资主要是还是靠基础设施、一些公益性投资,背后有很明确的政府背景,而且PPI还没有转正,同时对经济的波底的波动没有明显的改善。

第二句话宏观经济在刺激和不刺激当中左右摇摆,或者是纠结也好,面临连续三年的下滑经济应该出现刺激政策,为什么中央没有迟迟没有出台刺激政策,包括后来提出来的克强的经济学,因为2008年以政府微收的经济反弹表现为尴尬的畸高,如果再来一轮刺激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还以政府为首的投资,使得风险会更加的放大,特别是2008年以政府为背景的刺激的政策高度的扭曲中国的经济政策,包括三架马车消费当中不给力,包括金融扭曲问题,这样一种严重的结构扭曲,导致宏观经济没办法通过投资拉动经济,为什么2013年在迟迟刺激中蠢蠢欲动呢,中国经济有一个明显的政策是明显依赖症,中国喜欢这种发展模式,我们这种体制、机制要求一定的速度来保证,如果没有速度就业保证不了,如果没有速度收入上不去,如果没有速度基本民生上不去,如果没有速度地方财政不行,所以必须有一定的速度支撑,为了速度下半年克强改口的,要有一个通胀,要有一个增长,在中国经济没改革的话,没有一定的增长就会出问题,就业问题、地方财政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不能叫体制性崩溃,会导致一种崩溃的迹象,导致我们2013年下半年又起用了200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这样一种纠结到现在还没终止,所以我认为2013年是在低谷徘徊的一年,经济政策纠结的一年。

2014年如果要总结的毫无疑问是改革的一年,因为改革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可以讲是非常复杂的一年,改革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着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最终的解决没有好的方法就是改革,所以当大家看到三中全会提出来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大家都欢呼雀跃,比原来提的更明确了,未来的走向就是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

刚才毛总也讲了,关键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做什么,市场机制起决定性的作用——理念和行动,我认为第二个“行动”是更有价值的,就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到底怎么来体现呢?在我看来毛总说对未来有一定的担心,我有同感,就是说改革的一年到底能不能改下来,现在大家都从必要性来谈,而且从改革对中国带来的好处大家认识也很充分,但是这个是中长期的,对效率的提高等等,但是问题在于改革对结构的大调查,中国经过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取得的很大的成就,这个成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的改革为主导的,最终归结到一点都是政府的自我改革,而本质的改革而没有放弃中国传统改革的战略,换句话说改革权是在中央政府手中,在中央政府手中改革的首要性就是政府,这就是难度所在,这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所在,所以黑龙江省副省长讲了很多真话,但是他们的部门会退吗,这是第一大难点,他们能不能转化为行动,背后是改革的动力在哪里,来推动政府从这里面退出来。

第二从短期来看,每个改革都带来正的效应,有的改革可以在当期带来效应,有的改革是在当期成本是最大的,而且让改革取得成功是需要一定的环境,人大宏观团队做了一个计算,2014年要解决新增劳动人口1200-1250万人,当前的结构不改变要新增这些劳动人口要新增7.1%,我们再来算一下如果2014年要保证消费在14%左右,我们可以倒退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在目前的结构条件下要倒算老百姓的结构水平和消费水平,目前的体制没改怎么来保证呢,还是要政府来发货币,这会改革原来的发展模式和改革模式,这是短期的,所以我说改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不仅仅是理念,而要取决于行动,短期要落到实际发展民营经济,落到实处,构成竞争力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然后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改革,这使得我们改革有行动的可能所在。所以尽管我们说对改革充满了期待,但是2014年改革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我们确实在心中有一定的纠结也好、有一定的担心友好。总而言之中国的改革根本是推进,但是改革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