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刘元春:2018中国经济的关注点从速度转向质量
发文时间:2018-02-27

?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网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成功举办“中国正在说?2018年全国两会前瞻”圆桌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八位专家围绕宏观经济、脱贫攻坚、反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国企改革、财税改革、环境治理、立法等话题,畅聊新时代下2018年全国“两会”新看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论坛上指出,2018年是落实十九大的开局之年,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进一步延续稳中有进的格局,重点会从过去的速度关注转到质量关注。2018年全国“两会”将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2018中国经济更关注结构改革

??从宏观来看,2018年的中国经济会进一步延续稳中有进的格局。2017年确定的经济增长的目标是6.5%,最后取得了6.9%的好成绩。这样一个增速,作为国家发展的增长目标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2018年,中国经济的工作重点是从过去的速度关注转到质量关注,结构改革会在2018年体现得更为明确。

?第一,稳增长很重要的落脚点是稳就业。2017年全国GDP 增速达到6.5%以上,全国GDP总量达到82万亿,这种规模基础上的新增就业,估计在1200万到1300万左右。

?第二,除了要保证就业,保证居民收入,还要保证政府收入,它能够维持现有运转的支撑力。2017年,GDP的增速是6.9%,名义增长速度实际上接近11%,财政增速达超过百分之八,按照这种推算,2018年财政增长的状况能够保证政府的运转。

??第三,我们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番,那么未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6.3%。因此我们有保有压,我们在2018年确定6.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有充分的合理性的。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向质量关注

??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会从过去的速度关注转到质量关注。2017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18年所做的八点重点工作做了布置。归纳起来讲,第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二是要加快改革步伐;第三是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计划是改革重点。

??在结构性调整、改革上调整和大的一些创新举措的推出,依然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讨论的重点。更重要的是,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经济工作会议的指引下,要给出明确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措施,所以,2018年除了对于整体形势的定位,对于工作的定位也是很明确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改变,但内涵发生调整

??从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来讲,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变化,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发生了很明确的调整。

??第一个调整,2017年我国的赤字率是3%,也就是23800亿的财政赤字,今年会基本保证不变。从理论上来讲,是从过去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要回归到一个相对常态化的积极财政政策上。

?第二个调整,是结构的调整。中央财政支出的力度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力度会有所调整。在地方财务的压力下,必须把财权往下沉,事权往上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已表述得很明确,在2018年全国“两会”中也将会作为重点加以重视。

?第三个调整,财政支出的范围要做出调整。对于一般性的调整,可能会做出一些局部收缩,而对于一些重点项目,则要进行全面保障。

??另外一个关注点就是在世界多数国家减税,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实施减税政策的压力下,中国的财政政策该如何定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一些国际场合,中国政府已经表态,会按照既定的原则和方针,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调进行结构性减税的方案。

??这些年,按照“放管服”的原则,按照结构性减税的原则,各种税费的减免已超过一万亿元。

2018年全国“两会”将举世瞩目

??中国的政策如何调整,其实全世界都在关注。2018年全国“两会”,还会重点关注产业政策、创新工程,以及区域政策等等,并会将一系列的政策,以及政策之间相互配套的关系,做出充分的表述,给全世界一个明确的方案,然后给市场一个明确的引导。

?首先,今年是落实十九大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要落实新发展观,以高质量发展作统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 其次,中国政策的调整,涉及到整个世界未来的发动机何去何从的问题。而中国宏观政策的调整,并不亚于美国政策调整的力度,所以也是为世界所瞩目的。

?第三,大量的民生政策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其中,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涨工资。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要给公务员以及一些相关机构涨工资。至于涨多少、怎么涨,以及如何统筹整个社保体系等等问题,相信在两会上都会进行讨论。

??这三方面决定了2018年的两会是举世瞩目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贯彻落实和承前启后的会议。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com.cn/opinion/think/2018-02/27/content_50613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