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刘元春:2014年GDP 7.7% 城镇就业压力加大
发文时间:2013-10-14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不仅宣告了全球悲观主义者所持的“2013年中国崩溃论”的失败,同时也没有证明乐观主义者在2012年底所持的“中国周期逆转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23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论坛上对2014年的宏观经济做出了预测,“2014CPI 3.2%GDP将达到7.7%

 

  刘元春认为,“从中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在持续回落中呈现较强的筑底迹象,周期力量存在着逆转的趋势。大改革的出台将在中期重树市场信心,助推宏观经济周期景气的逆转。”

 

  “从全球视野来看,本轮中国经济的调整与世界经济调整具有强烈的同步性。”刘元春还特别指出,“依附于全球不平衡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依附于全球化红利的中国分配模式、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与全球技术周期相对应的中国技术扩散模式,与全球周期基本一致的中国周期定位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刘元春认为,“从2013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并没有转向预期中的"消费-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而是走向了"信贷-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使产能过剩、流动性泛滥、金融扭曲、地方政府债务以及房地产泡沫等问题不仅没有在局部改革和短期管制下有所缓和,反而在传统利益格局和权力体系的作用下不断恶化。

 

  2013年,M2/GDP、投资/GDP、企业贷款总量/GDP、债务水平/GDP、房地产销售/GDP等参数的持续攀升、产能利用率的持续低迷以及“钱荒”的出现都说明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资源错配与体制扭曲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传统局部调整模式难以化解这些深层次的系统问题。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中国启动系统性的全面改革。”刘元春说。

 

  刘元春预测,“2014年,附加改革约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应当定位在:1250万的城镇新增就业、7.5%GDP增速、3.5%CPI增速、13.5%-14.5%M2增速以及2.5%的财政赤字率。预计GDP增速将达到7.7%CPI将达到3.2%。”

 

  刘元春认为,2014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定位应当有别于以往年份:一是应当小幅提高中央财政赤字;二是应当加强减税力度,对冲企业财务成本的上扬;三是为配合政府职能转变,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四是在福利体系大转型过程中,可以2014年增加部分一次性的福利补贴;建议全面转变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以及具体措施。

 

  对于房地产调控,刘元春建议,“房地产调控的目标必须从需求抑制转向供给扩张和制度改革,其中制度改革必须着眼于推动土地市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