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关雪凌教授接受专访谈中俄教育发展
发文时间:2018-12-20

俄罗斯副总理、俄中人文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戈利科娃2018年10月底在俄中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期间表示,近几年,俄罗斯和中国在教育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双方留学生总人数规模逐年增加,已经接近8.5万人。双方相信到2020年这一数字可以达到10万人的目标。此外,俄中高校已经签订的合作协议总数超过1000份,共同实施的合作办学项目达到92个。俄中在外语教学方面也开展了非常积极的合作。目前在俄罗斯共有22个孔子学院,在中国共有22 个俄语中心和相关的办学机构。


为了探讨中俄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合作,2018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关雪凌教授接受了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专访。

培养复合型高水平专业人才

关雪凌教授表示,中俄许多高校已经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除了常规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交换之外,还开展了联合科研,创立双学位培养项目。这种创新合作能够扩充双方的知识库,扩大科学研究范围,丰富教学项目,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外国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的交流互访也大大拓展了文化视野。互派留学生能促进国际政治经济稳定,在国外的留学经历能改变人的自我认知,使其从跨文化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祖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中俄两国人民友好互动。

关教授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俄罗斯与中国之间将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经济合作,同时对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中俄关系快速发展的今天,首先要考虑到复合型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他们要深知不断加深中俄合作、推进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专业素养;不仅要熟知对方国家的语言,而且应该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性、经济状况、政治体制,要能够顺应中俄经济的需求。

她认为,双方要致力于培养专业领域的研究者、领军人物,注重塑造个性,发展自我,用创新思维推进智力资本化。在培养能为两国经济文化交流贡献力量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时,应当以现代经济形势为基准,定位劳动市场的需求,才能实现完整、全面地培养新型专业人才。

中俄高等教育拥有共同价值取向

关雪凌教授表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从维护双方长远利益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出发,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问题。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既需要政府间增进互信,更需要有民意的认同和支持,而文化和教育交流是双方加深理解和认同的重要管道和桥梁。近年来,中俄两国的校际交流合作展现出多样化。双方互设文化中心,成立联合大学,制定了2020年互派留学生规模达到10万人的目标。两国民众十分喜爱对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相互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

她认为,中俄两国高等教育由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都把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都把建设一流大学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致力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中俄教育合作的不断发展,其影响逐步扩大到多边范畴,必将有力推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成员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中俄两国将成为推动多边框架教育合作的先行者。未来,中俄双方要在金砖、上合、“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推动构建科研体系,扩展学术交流和人才交流,将两国教育硕果的影响广度不断拓展。

俄罗斯“汉语热”是一种长期现象

据报道,最近十年,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数量增长两倍。1997年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约为5000人,2007年人数为1.7万人,2017年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达到5.6万人。按照统计数据,39%汉语学习者在大学学习;31%学生在中小学学习;25%的人在语言学习班学习; 5%的人在中国孔子学院学习。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监督局副局长安佐尔·穆扎耶夫日前表示,数百名俄罗斯中学生2019年将首次参加国家统一考试汉语科目考试。

对于俄罗斯“汉语热”的现象,关雪凌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俄多领域合作交流的深化及中俄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俄罗斯国内对汉语人才需求近年来急剧增加。因此,在俄罗斯出现汉语热是在意料之中的,而且俄罗斯出现汉语热的现象不是暂时的,随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加强,这将是一种长期现象。近十年来学习汉语的俄罗斯人增加了两倍多,在很多俄罗斯人眼中,学好汉语就等于有了“铁饭碗”,既有专业知识背景又懂汉语的学生在就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

关教授认为,俄罗斯将中文正式纳入高考外语选考科目也是俄罗斯在教育领域转向东方的一个标志。如何看待两国汉语和俄语教学,首先,为加强俄罗斯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在俄语教学中要主动将中国文化、区域学等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与国外高校合作力度,为学生多创造出国留学的机会,提升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她谈到,无论俄语教学还是汉语教学都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语言+X”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与合作不能缺少外语人才,尤其不能缺少能够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经贸、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合作的语言服务人才。然而,目前中国外语人才培养中,懂专业、懂技术、会外语的“三通”人才非常稀少。中国目前语言专业的课程体系落后于时代发展,还停留在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语言转换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课程与行业和市场结合的模拟实训和实践类课程较少,专业知识学习少,实务实操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普遍偏弱。

关教授建议,在学科和专业设置方面,以“一带一路”语言服务需求为导向,做好 “语言+专业”的双专业培养模式,建设一批实践和实训课程,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和文化交流,建立海外实习、实践基地,通过“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方式培养高水平多语种语言服务人才。

持续扩大国际合作伙伴

关教授介绍道,在培养复合型高水平专业人才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做了很多工作。中心目前已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莫斯科大学等10余所俄罗斯、中亚及独联体国家高校开展了多项丰富务实的国际学术交流及联合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达成了“中国经济”硕士项目和“‘一带一路’国际商务硕士”项目的合作意向。2018年9月,“‘一带一路’国际商务硕士”项目已经招收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11名。2018年11月,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经济系达成设立“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下的俄罗斯与中国”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她表示,2019年中心将持续扩大国际合作伙伴规模,继续保持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的良好合作关系,拓展与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的合作,重点做好与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的交流合作工作,深化合作研究,联合举办青年精英、女性领袖论坛等活动,派遣若干名学生到上合秘书处实习等。

供稿:张若涵;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