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罗来军:完善宏观经济政策 提升经济治理效能
发文时间:2020-01-21

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19年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并对2020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政策设计能力和政策实施能力,对提高经济治理效能、实现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国的经济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宏观经济政策在以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稳增长取得突出效果。稳增长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数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经济年均增速接近10%,这在经济发展史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比拟。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实现稳增长面临诸多挑战。从国际来看,伴随全球经济新一轮下行周期的到来,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都明显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年10月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和贸易增速都将下滑到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分别为3.0%和1.1%。与全球主要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速下滑幅度是最小的,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全球首位。

二是经济新动能发展态势良好。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换期,新动能、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在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有129家企业上榜,比美国多了8家。2019年前3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同比增长4.6%,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6.3%,均好于工业的总体盈利水平。新动能的发展势头良好,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从2012年到2018年一直持续上升。

三是外贸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抬头、世界贸易与投资下滑,给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国的稳外贸政策较好地化解了外部冲击,在外贸外资方面都实现了平稳性增长,2019年前3季度,虽然进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但出口同比增长了5.2%,贸易总额同比增长了2.8%,贸易顺差达到了298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6.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长了6.5%,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了718.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2%。2019年上半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9.7%,大幅高出我国总体贸易增速,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8.9%。

四是经济活力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政策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宏观领域注重调结构,微观领域注重增强经济主体的活力。比如通过减税降费,市场氛围与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2019年前3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766万户,日均新设市场主体达到了6.5万户,同比增长了13.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97万人,接近全年1100万人的新增就业目标。此外,金融风险得到了较好的释放与控制,各类信用债的违约率比2018年同期大幅度下降,金融市场保持了平稳发展。

宏观调控领域的主要经验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管理历程,宏观经济政策之所以效果突出,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始终能够根据实践进展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的预调和微调,保持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以下两点经验尤其重要。

一是政策的系统性。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世界各国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进程中,越来越发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其他多种因素,需要把控整体性条件,需要平衡多种目标需求。我国的宏观调控实践,也在不断强调政策的系统性和平衡性。在政策的设计、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深入考量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消费政策、投资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等各领域政策的协调与协同。同时,也注重依据和尊重经济运行机制的体系性,不仅不割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所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基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进行政策设计与实施。比如,此次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指出: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二是强调改革的民生取向。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始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福利,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减税降费、转移支付、政策优惠等多种政策举措都向民生领域倾斜。下一步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将继续在民生领域发挥更加积极、更广范围、更大力度的作用。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再次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确定了2020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要强化民生导向,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切实增加有效投资,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坚持稳中求进,提高经济治理效能

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提出了2020年经济工作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为我们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工作遵循。宏观经济政策的设计与实施也要根据上述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从以下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继续搭建科学的政策组合。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我国当前经济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系统科学的产业政策、激发活力的微观政策、确保民生的社会政策,这些政策综合实施,有利于形成货币、财政、消费、投资、就业、产业、科技、区域、社会等各领域政策的配合与协同,系统性地推进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后要进一步推进政策组合的科学性和整体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要与产业政策、微观政策、社会政策以及这些政策涉及的消费、投资、就业、科技、区域等相关领域的政策进行协调与协同,注重政策组合的整体效果。

继续实施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握好两个层次:一是形成稳定合理的价格机制,坚守币值稳定,为其他政策发挥作用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货币环境;二是在稳定价格、稳定币值的前提下,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配合其他各项经济政策,引导与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调整流动性和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继续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更好地贯彻这一要求,2020年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更加精准、更加有效:一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的定向支持,加大对科技领域、创新创业领域、重要基础设施领域、民生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公共事业、医疗康养产业、先进高端服务业等事项的减税降费力度、资金支持力度和政策优惠力度,既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保障各项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二是推进消费端的减税降费改革,通过个税改革等方式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扩大有效需求,并把对供给端的补贴方式改革调整为对消费端的支持,提高供给端与消费端的匹配度,增加供给的有效性;三是深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改革,进一步化解债务风险;四是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以及其他政策优惠力度,进一步释放并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

(文章来源于《光明日报》2020年01月07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