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刘元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目前不宜也不可能淡出
发文时间:2010-04-12

众专家求解紧货币与宽财政

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后,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双扩张之中配合井然,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信贷满足融资要求。但进入2010年,在扩张政策整体退出的背景下,财政、货币政策需要怎样协调新关系呢?

  很多学者指出,货币政策紧缩或不可避免,财政政策依然需要保持刺激力度,即达到一种“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效果。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应该努力从信贷依赖转向发债融资,减弱信贷的货币创造机制,在目前市场存余资金规模中挪移。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给广义货币(M2)供应量带来增长压力。

  “紧货币、宽财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宏观政策格局都要定义为“宽财政、紧货币”。

  李稻葵给出的理由是,“宽财政”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而由于我国货币存量已经非常高,“紧货币”应成为一个中期政策。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占GDP的比例超过170%,而美国不到65%。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认为,“宽财政、紧货币”可以作为一个基本政策取向。在全球经济复苏还不稳固的情况下,我国如果过快收紧流动性、过快收紧刺激政策,也会给经济带来风险。当前在宏观调控中要防止货币政策用力过度,而要更加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政策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对于某些地区、某些行业进行扶持。而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这盆水泼出来,有洒的、没洒的都淋到了。

  哈继铭认为,消化通胀预期最容易在农产品(14.98,-0.32,-2.09%)中实现,利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指向性强,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市场短缺商品供给,抑制过快的结构性物价上涨。而且财政政策可以在抵御通胀压力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不能轻易退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记者表示,在以重化工业为龙头的经济体中,经济景气的状况能否传递到轻工业、服务业、零售业,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另外,四万亿元经济刺激的很多投资项目本身就是“保民生、调结构”,这些项目需要大量花钱来做铺垫,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目前不宜也不可能淡出。

  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7.9%,而支出只比上年增长6.3%,总量不是关键,财政收支的结构才是关键。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何帆认为,目前经济复苏靠消费拉动还很困难,主要还是靠投资,而我国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何帆进一步指出,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上,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一样。国外很多财政上花钱主要是为了救助金融机构,因此要在财政政策上退出。然而我国的情况是财政刺激到了实体经济,需要调整的只是财政投资的方向。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也对记者表示,从本质上看,财政支出有其连续性,一个项目可能跨越好几年,因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是说撤就能撤的。

  地方融资靠发债还是信贷



  危机之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信贷扩张和财政扩张的重要结合点。

  刘元春指出,其实2009年政策安排的本意是“财政为主、货币辅助”,结果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变成了“货币为主、财政辅助”。在货币过量投放的过程中,很多资金并不是按照计划中的项目来推进,而是流到其他领域,进而出现了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

  何帆认为,与地方通过信贷扩大支出相比,靠发债来扩大支出的方式更好。地方通过投融资平台向银行借债,这种方式风险比较大。平台的操作规则不公开、不透明,很难监测。平台到底吸了多少钱,通过什么方式投资到哪里去了,很难跟踪。而发债方式就好很多,发债需要一个评级机构对其进行评级,建什么项目、预算是多少,这些东西都得拿到桌面上来。想借钱,就得守规矩,公开化、透明化,财政监督机制就能跟上。

  何帆进一步认为,应对地方发展的融资需求,可以允许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发债。未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至少能保持8%~9%,只要不滥发国债,债务余额不扩大,债务总量并不用过分担心。

  高辉清还表示,不管是发债,还是信贷,刺激经济增长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要摆脱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融资模式,应该转向民间投融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该往这个方面引导,例如在财税上,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税收优惠,在融资环境上,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李稻葵也建议,“宽财政”政策要启动减税,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等提供就业补贴,通过这类宽松的财政政策,提升国民收入中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